他每说一条,底下几位官员的眼睛就更亮一分,呼吸也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这.....这简直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
爹有娘有,当然还是比不得自己有。
国子监的补贴哪有自己礼部的补贴来得更让他们开心?!
“部堂大人英明!”几人几乎是异口同声道。
焦季同满意地点点头,最后肃容道:“此事关乎我礼部上下福祉,尔等当知轻重。对外,仍需维持我礼部清流风骨,广告内容需严格把关,不得授人以柄。对内要齐心协力,将《京报》协理事务办得妥帖,这财路方能长久。可明白?”
“下官明白!定不负部堂大人期望!”众人齐声应诺,声音洪亮充满了干劲。
有钱之后礼部整体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
首先是俸禄袋明显厚实了。
当是往常三倍之余的俸禄进自己腰包时,让许多人恍惚间还以为发错了。
更细微的变化发生在官员们自身和他们的家庭。
那位曾经官袍下藏着补丁的员外郎,也舍得为自己添置了两身体面的新官服,那个因家贫迟迟未能完婚的老郎中也开始郑重地托媒人为儿子说亲,腰杆挺直了许多,几位家境困难的笔帖式,也将留在老家的妻儿接到了京城团聚,脸上多了笑容,少了愁苦。
这一切变化的源头,大家心照不宣。
之前那些跳得最高,抨击谢清风与民争利,敛财手段卑劣的礼部官员此刻都讪讪地闭了嘴。
当有人私下再提及此事,他们甚至会轻描淡写地辩解两句:“此乃谢祭酒经营有方,亦是陛下默许,旨在贴补部用,惠及同僚,岂能与民争利混为一谈?”
有钱真香这四个字虽然没有印在他们脸上,但那份由内而外的滋润和底气,却是藏也藏不住滴。
而被礼部官员们私下里戏称谢财神的谢清风此时并不在意他在礼部的名声逆转,他在忙着把京报转换成圣元报推广到地方。
这消息一被萧云舒放出,瞬间就引起了更大的轰动。
以往,投稿百家言栏目的多是京城的官员们和些许学子,渴望借此平台扬名立万,上达天听。如今《圣元报》将面向全国发行,这意味着,他们的文章和观点,将不再局限于京城一隅,而是能随着报纸的流通传遍圣元朝的每一个角落,被各地的官员、士绅、乃至学子们看到!
这简直是千载难逢鲤鱼跃龙门式的机遇啊!
这下可不止是一点点京城官员们的投稿了,而是全部京城官员都来投稿了,稿件如同雪片般从四面八方飞来,数量激增了十倍不止!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