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宁抱着穿戴一新的小唐昭,与唐治一同坐在主位。
小家伙面对满殿的陌生人和灼灼目光,竟无丝毫怯场,一双大眼睛灵活地转动着,打量着四周,神情沉稳得不似婴孩。
“吉时到!”礼官高唱。
思宁将儿子轻轻放在案几上,柔声道:“昭儿,去选一个你喜欢的。”
小唐昭在锦缎上爬了几步,目光在琳琅满目的物件上扫过。
他先是爬过印玺,看都没看一眼,又略过了元宝算盘。
他在小小的弓箭前停顿了一下,伸出小手摸了摸,然后继续往前爬。
最终,他停在了《论语》和毛笔之间。
他看看左边,又看看右边,似乎在思考。
片刻后,他一手抓起了那支精致的紫毫笔,随即往回爬,抓起小弓箭,揽在怀里,继续往回爬,伸手抓住了印玺。
“好!”唐治率先抚掌大笑,“文武兼修,明理知义!朕心甚慰!
而且抓住了印玺,可见天意如此。”
原本以为陛下对立嫡子为太子有迟疑,毕竟废太子后陛下没有立刻立嫡子为太子。
但看方才陛下意思,是决定立嫡子为太子了?!
心里边琢磨着,群臣也纷纷附和称赞:“小皇子抓得好啊!”
“执笔,乃是文治根基!”
“抓弓箭,以后肯定为大理开疆拓土。”
“瞧小皇子这沉稳气度,真乃天生贵胄!”
至于抓到印玺,他们默契的不提。
长孙无畏也坐在席中,他看着案几上那个抓着笔、弓箭,甚至是印玺的小娃娃。
面对满堂赞誉依旧不哭不闹,反而好奇打量众人。
心中的不甘,慢慢消去不少,他默默饮尽杯中酒,心里开始动摇起来。
小唐昭抓周宴过后,皇帝唐治正式下诏,册立四皇子唐昭为皇太子。
册封大典异常隆重。
唐治坚持要亲自抱着年幼的太子完成所有流程。
太庙祭祀,告慰先祖。
百官朝贺,山呼千岁。
最令人惊叹的是,在繁复的仪式中,一些需要太子简单回应的地方,尚在襁褓中的小太子,竟不需要陛下提示,便用稚嫩却清晰的声音,清晰准确地说出“平身”、“免礼”等词语。
虽然简短,却毫无错漏,时机也拿捏得恰到好处。
在前列的臣子们看得清清楚楚,陛下根本没有任何提醒动作和言语,这完全是靠小太子自己的观察和记忆。
见到此情此景的臣子们,无不面露惊异,继而转为欣慰与叹服。
“天佑大唐!储君聪慧如此,实乃国之大幸!”
一位老臣激动得热泪盈眶。
“是啊,如此灵慧,远胜前太子多矣……”
“陛下圣明,林皇后教子有方啊!”
许敬元与徐世忌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安心与期许。
唐治抱着怀中不哭不闹,甚至偶尔还会对着下方臣工露出无齿笑容的儿子,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与豪情。
他仿佛看到,在他亲手扫清了障碍之后,一个更加辉煌强盛的大唐,正在这个聪慧的继承人手中,徐徐展开画卷。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