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大唐储君> 第26章 倭国生乱 皇子争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 倭国生乱 皇子争位(2 / 2)

“在长安三年,研习唐律,推行新政态度坚决,算是个可用之人。”

李承乾合上地图,目光锐利:“朕不在乎谁当倭国国王,在乎的是海东安稳,盟约有效。中大兄愿献对马岛,又支持新政,于大唐有利;大海人反唐乱政,于大唐有害。两害相权取其轻,该帮谁,一目了然。”

他顿了顿,补充道:“传旨给薛仁贵,调楼船十艘、兵三千,进驻对马岛,名义上‘保护大唐商路’,实则支援中大兄。告诉张诚,让他转告中大兄,大唐不直接参战,但若大海人敢攻奈良,便击沉他的运粮船。”

旨意传到博多湾时,大海人的军队已兵临奈良城下。城墙下的旧贵族喊着“驱逐唐人傀儡”的口号,攻城槌撞得城门咚咚作响。中大兄站在城头,看着城外黑压压的叛军,腿肚子都在打颤——他手里只有两千府兵,根本挡不住。

“殿下,大唐的楼船来了!”亲兵忽然指着海湾方向大喊。

十艘大唐楼船乘风破浪而来,帆上的“唐”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船队没有靠近奈良,而是直扑大海人的后方——那里停着叛军的运粮船。只听几声炮响,运粮船燃起大火,黑烟滚滚,在奈良城头都能看见。

“不好!粮草没了!”叛军阵脚大乱。他们本就是乌合之众,全靠抢来的粮食维持,此刻见粮船被烧,顿时人心惶惶。

中大兄抓住机会,在城头大喊:“大唐援军已到!大海人逆天叛上,必遭天谴!降者免死,还能按班田制分田!”

叛军里本就有不少是被迫参战的农民,一听“分田”,纷纷扔下刀枪投降。大海人见大势已去,带着残部往南逃窜,却在渡海时被大唐楼船追上,战船被撞沉,本人仅带着十余人狼狈逃往九州。

奈良城的危机解除,中大兄在大唐的“间接支援”下,顺利继位,成为新的倭国国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使者赴长安,奉上对马岛的户籍、地图,正式将其划归大唐管辖。

“陛下,这是中大兄的谢恩表。”裴炎将表章呈给李承乾,上面写着“愿世世代代奉大唐正朔,永为藩屏,不敢有二心”。

李承乾看着表章,忽然笑了:“他倒是懂事。不过,对马岛不能直接设县,那样吃相太难看。”他提笔写道,“设‘对马巡检司’,派兵五百驻守,名义上‘协助倭国防备海盗’,实则掌控此地。”

裴炎点头称是:“陛下此举,既得了实利,又不失体面,高明。”

消息传到倭国,中大兄虽然心疼对马岛,却也松了口气。他知道,大唐这是在告诉他:王位可以给你,但你得听话。他随即下令,将大海人余党全部肃清,继续推行新政,还特意加派了遣唐使的规模,以示对大唐的恭敬。

奈良城的灵堂撤了,新的王旗升了起来。中臣藤原站在城头,看着百姓们重新拿起曲辕犁下地,看着太学的读书声再次响起,忽然对身边的中大兄说:“殿下,或许……依靠大唐,也不是坏事。”

中大兄望着博多湾方向,那里的大唐楼船像守护神一样停泊着。他想起长安的繁华,想起李承乾的气度,想起那场没有直接参战却决定了胜负的支援,缓缓点头:“是啊,至少现在,安稳比什么都重要。”

而在长安,李承乾站在观海台上,望着海东的方向。对马岛的归属,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大唐对海东的影响,将通过这颗“钉子”,更深地扎进这片土地。至于倭国的王位之争,不过是历史长河里的一朵浪花,真正能决定流向的,永远是实力与远见。

海风从遥远的海东吹来,带着咸涩的气息,也带着新的秩序正在形成的味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