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心石?”李明疑惑地看向那些蓝色的石头。
“正是。”静静老师指尖轻点,一块形似游鱼的蓝色石头微微泛起涟漪般的光晕。“天地万物,皆有其性。那方‘心田’,映照的便是入梦者的本心。浑浊是其表象,内里蕴藏的,却是历经尘世打磨而不改的灵性精华。柳儿天性澄澈,能感能应,故能深入‘心田’深处,为他人捞出契合其本心的灵韵之石。”
她看向柳儿,目光中带着赞许:“你能为阿雅捞出温婉之石,为孙师兄捞出刚毅之石,为乐修弟子捞出空灵之石,皆因你感知到了他们灵魂的质地。而最后你为自己留下的这枚‘赤子心’,……”静静老师目光落在柳儿手中那枚玫红石头上,“……至纯至真,最为难得。”
柳儿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低头摩挲着那块温暖的石头,心里却豁然开朗。原来,那不仅仅是捞石头,更像是一次对同窗、也是对自身心性的洞察和洗礼。
“那老师,我们为何会梦回此地?现在又是梦是醒?”李明问出了关键。
静静老师的神情变得有些悠远:“稷下学宫,存于现实,亦存于历代学子的心念之中。当你们的意念因某种强烈的羁绊或契机产生共鸣,便有可能在梦中引动学宫印记,神游至此。此番异动,或许与学宫深处一件沉寂多年的灵宝‘溯光镜’有关,它近来时有微澜,映照过往,牵引心神。”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梦醒……庄周梦蝶,蝶梦庄周,何必执着?在此地,你们同样可以修行、论道,感悟在现实中学到的一切。或许,这也是‘溯光镜’给予你们的一次机缘,让你们以另一种方式,重温和深化在稷下的修行。”
正说话间,静思堂外传来了熟悉的谈笑声。李明和柳儿循声望去,只见阿雅、孙师兄,还有那位乐修弟子,正说笑着走来,仿佛他们也是刚刚“抵达”这个梦境学宫。阿雅手中还把玩着柳儿梦中为她捞出的那块粉紫色圆石。
“看来的确如此,”静静老师含笑,“被‘本心石’标记的魂魄,都受到了牵引。这片梦境稷下,要热闹起来了。”
柳儿与李明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奇与期待。现实中的学宫生活固然精彩,但在这亦真亦幻的梦境里,似乎隐藏着不同的修行路径和未知的奥秘,等待着他们去探索。
而第一次,他们如此清晰地感觉到,脚下的路,连接着两个世界——一个是他们日常修行的现实稷下,另一个,则是这片由心念构筑、更加神秘莫测的梦境稷下。
新的旅程,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柳儿掌心那枚发热的“赤子心”石头的映照下,缓缓展开。这石头仿佛是一个神秘的预言者,默默地预示着他们即将在这片如梦似幻的土地上,踏上一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修行之路。而那捞石之梦,不过是这场奇妙冒险的序曲,轻轻奏响,引人入胜。
就在这时,仿佛有一根无形的丝线,轻轻地牵扯着李明的灵魂。他猛地从榻上坐起,胸口微微起伏,仿佛还沉浸在刚才那个惊心动魄的梦境之中。
窗外,天光已然大亮,明亮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照亮了每一个角落。李明的目光缓缓扫过屋内,熟悉的稷下学宫舍馆景象映入眼帘。朴素的木质家具,摆放得整整齐齐,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叠放整齐的弟子服,整齐地挂在衣架上,仿佛在等待着主人的归来;而那从窗棂透进来的、带着晨露气息的清新空气,更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远处,传来了晨钟悠扬的声音,那声音在清晨的寂静中回荡,仿佛是大自然的晨曲,唤醒了沉睡的世界。紧接着,是学子们赶往论道台的脚步声,那脚步声由远及近,逐渐清晰起来,仿佛是一群充满朝气的鸟儿,正展翅高飞,向着知识的殿堂飞去。
李明静静地聆听着这一切,心中的悸动渐渐平息。他意识到,刚才的那个梦,虽然清晰得令人心悸,但终究只是一个梦而已。那个梦却如此真实,让他不禁开始思考,这是否是某种预示,或者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呢?
他下意识地抬手,仿佛还能感受到梦中田野那浑浊泥水的湿凉,以及《梁祝》乐声在耳边消逝时留下的那一丝震颤。柳儿捞起彩石时那雀跃的身影,静静老师深邃平和的眼眸,阿雅与孙师兄合奏时那默契的相视一笑……每一个细节都烙印在脑海里,鲜明得不像话。
他怔忪片刻,起身整理衣冠,推开房门。阳光有些刺眼,他眯了眯眼,朝着平日与柳儿常去的修习场地走去。心底有一种莫名的急切,想要确认什么。
刚穿过一片竹林,远远地,便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柳儿也正站在一株古松下,低着头,摊开自己的手掌,神情专注地看着什么,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点。
李明放缓脚步,走近。
柳儿听到动静,抬起头来。四目相对的瞬间,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恍惚与确认。
“李明……”柳儿轻声唤道,声音里还带着一丝未散尽的梦意,“我做了个……好奇怪的梦。”
“我也做了。”李明走到她身边,目光落在她摊开的手掌上——那里空空如也,并没有梦中那枚炽热的玫红色石头。
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同时掠过两人的心头。那些绚烂的彩石,那场仙音缭绕的合奏,那片梦境中的稷下学宫,果然都随着苏醒而烟消云散了。
柳儿顺着李明的目光看向自己空荡荡的手心,勉强笑了笑:“是啊,石头……带不回来。”她顿了顿,手指微微蜷缩,仿佛在回忆那枚“赤子心”留在掌心的触感和温度,“但是,感觉……好真实。”
李明点了点头,目光望向远处云雾缭绕的论道峰。梦中的一切虽已逝去,但某种悸动却残留了下来。那种对同窗心性的直观感知,那种在静静老师点拨下的豁然开朗,甚至那曲《梁祝》所带来的关于生命与情感的深邃触动,都并非虚幻。
“梦里的石头带不回来,”李明缓缓开口,声音沉稳,“但捞起石头时的那份心境,看到那些石头所映照出的……本心,或许才是真正留下的东西。”
柳儿闻言,眼睛微微一亮。是啊,那些石头是梦境的造物,但透过它们所“看”到的阿雅的温婉、孙师兄的刚毅、乐修师弟的空灵,以及静静老师那包容而智慧的指引,都是真实不虚的感悟。还有她自己捞出石头时的那份纯粹喜悦,此刻依然在胸中涌动着暖意。
“嗯!”柳儿用力点头,脸上重新焕发出神采,那点失落在明媚的晨光中消散无踪,“而且,静静老师说的对,心之所向,即为实相。梦里的稷下和这里的稷下,不都是我们修行的地方吗?”
正在这时,身后传来了轻盈的脚步声和清脆的笑语。两人回头,只见阿雅和孙师兄并肩走来,阿雅手中拿着一卷书简,正侧头与孙师兄说着什么。看到李明和柳儿,阿雅笑着挥手打招呼,孙师兄也颔首致意。
他们的神情自然如常,与往日并无不同,似乎并未共享那个奇异的梦境。
但就在阿雅目光扫过柳儿的那一刹那,柳儿和李明都敏锐地捕捉到,阿雅的眼底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与那粉紫色圆石相似的温润光泽,一闪而逝。孙师兄的身上,也仿佛多了一缕梦中那青黑棱角石头的沉静气度。
是错觉?还是梦境的印记,以某种更微妙的方式,映照进了现实?
阿雅和孙师兄说笑着走远了。李明和柳儿站在原地,心中俱是了然。有些东西,确实不一样了。
或许梦并非完全虚幻,它就像一场无声的雨,悄然地润泽着我们的心田,留下那些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痕迹。
清晨的微风轻轻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首自然的交响乐。这美妙的声音伴随着丹房里传来的药香,以及远处诵读道经的声音,一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在这现实中的稷下学宫,新的一天已经拉开了帷幕。柳儿站在庭院中,深吸一口那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她转头看向李明,脸上绽放出一个如同阳光般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她在梦中捞起彩石时一般明澈。
“走吧,李明!”柳儿轻声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切,“今天的早课可别迟到了哦。”
李明微笑着回应,他的目光与柳儿交汇,两人的眼神中都流露出对彼此的信任和默契。梦境虽然已经醒来,但他们脚下的路却变得更加清晰。
他们并肩走着,朝着那传来朗朗书声的学堂走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长,交织在一起,宛如那个关于石头、音乐和本心的梦,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为他们在现实中的修行,增添了一抹更加瑰丽而深刻的底色。
而真正的故事,永远都发生在当下。每一个瞬间,都是他们人生旅程中的一部分,都值得用心去感受和体验。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