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却仅仅是将一块材料初步“唤醒”,炼成了最基础的灵胚,距离最终成器,还隔着淬炼、塑形、固灵等漫漫长路。
“怪不得当日刘大猛直言时间不够……”杨云天此刻深有体会,若真给对方充足的时间,让他以此法慢慢温养锤炼出一件本源之器,自己那柄依靠灵纹瞬间激发威能的锤子,在纯粹的“质”上,恐怕还真难以匹敌。
不过,他这两日便成功完成“感灵”与“启灵”,若是传扬出去,足以惊掉一众天工阁弟子的下巴。
寻常弟子,哪个不是耗费两三年,甚至更久的光阴,才能勉强摸到“感灵”的门槛?
这其中固然有杨云天本身修为高深、神识强大的缘故,但更重要的,是他那远超同阶的、深厚的炼器知识储备与掌控力,使得他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然而,杨云天对这“水磨工夫”般的进度并不满意。
一来,参悟《万灵朝源经》的期限只有半年;二来,一个大胆的、能够加速此过程的新想法,已在他脑海中成型。
“与其按部就班,不如试试那个法子……”
他眼中闪过一丝跃跃欲试的光芒,随即起身,化作一道流光,径直向着天工阁那人流汇聚的广场飞去。
天工阁的炼器广场之上,一如既往地喧嚣而充满活力。
数十尊制式炉鼎鳞次栉比,其中八成以上都升腾着炽热的火焰,弟子们围在炉前,全神贯注地操控着火力。
更有不少人在同门的炉鼎旁驻足观摩,低声交流,试图从他人的实践中汲取一丝半点的经验。
当那道身着素袍、气质与众不同的身影悄然出现在广场角落时,立刻引起了一阵细微的骚动。
不少弟子认出了这位前些时日名声大噪、技艺深不可测的洛长老,纷纷交头接耳,猜测着他莅临这低级炼器场所的意图。
宗门内的炼器场所并非仅有此地,这广场更多是为低阶弟子磨练基础、熟悉流程所设。
稍有成就的器师,往往更青睐于拥有更佳炉鼎、更精纯地火且环境清静独立的专用炼器室,鲜少会踏足这人声鼎沸之处。
杨云天对周遭的议论充耳不闻,如老僧入定般在角落盘膝坐下。
下一刻,一股磅礴而温和的神识之力,如同无形的潮水般悄然弥漫开来,精准地覆盖了广场上每一尊正在运转的炉鼎。
虽说“眼看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但此刻,杨云天便要反其道而行之,以自身强大的神识为眼,同时观摩、解析数十位器师的炼器过程!
他要以这种近乎蛮横的方式,海量汲取经验,加速对“感灵”、“启灵”的沉淀与理解。
这些弟子手法或许粗糙,成功率也不高,但恰恰是那些因细微失误导致的失败案例,反而弥足珍贵。
它们如同一个个鲜活的警示,让杨云天能更清晰地洞察到影响“感灵”与“启灵”成功与否的关键节点与陷阱所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杨云天丝毫不觉得向这些初级弟子“偷师”有何不妥。
在他眼中,这众多的低阶弟子,仿佛成了帮他进行海量“试错实验”的助手,他们的成功与失败,都在为他铺平道路,节省下大量自行摸索的时间。
“嗯?”
一名正试图炫技、控火有些花哨的弟子,猛然察觉一股难以言喻的宏大意志笼罩了自己,心中一慌,手下法诀顿时紊乱,炉内火焰随之剧烈波动,眼看就要失控炸炉!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那股笼罩着他的神识微微一动,一股精纯柔和的力量隔空注入,如同最灵巧的手,瞬间抚平了狂暴的火焰,将炉内紊乱的灵性强行稳定下来。
那弟子惊魂未定,却也知道是有一位前辈出手相助,连忙朝着神识传来的方向恭敬传念:“多谢前辈援手之恩!”
“莫要惊慌,荡空心神,专注炼器,勿被外物所扰。”一道平和却不容置疑的意念反馈回来。
这弟子闻言,脸上顿时臊得通红,再不敢有丝毫炫技之心,收敛了全部杂念,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小心翼翼地继续炼制。
他心中惴惴,若是再出纰漏,被这位不知名的长老看在眼里,一顿责罚怕是免不了了。
然而,杨云天却并无追究之意。
他虽然需要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但在对方失误初现端倪时,他便已推演出后续结果。
此刻出手干预,既能挽救一名弟子的心血,卖个人情,也能让对方有更多机会继续“演示”后续过程。
对他而言,这是一举多得——既加速了自身学习,又赢得了底层弟子的感激与尊敬,何乐而不为?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