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第57章 科举风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章 科举风波(1 / 2)

长安的三月总被料峭春寒裹挟,贡院外的朱红宫墙却蒸腾着灼人的热气。数千名举子挤在墙下,伸长脖子盯着那张刚张贴的黄榜,绸缎裱糊的榜单在风中猎猎作响,墨迹未干的名字里藏着多少十年寒窗的悲欢。

\"中了!我中了!\"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襕衫的举子突然嘶吼,随即被涌来的人群淹没。更多的人则在榜前徘徊,指尖划过一个个陌生的名字,直到最后一行仍找不到自己的籍贯,才颓然蹲在地上,将头埋进袖中。

易林的马车在街对面停下,车帘被风掀起一角,正看见黄榜顶端的\"状元:宋明远岭南潮州\"。他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膝头的《春秋》,嘴角勾起一抹冷峭——岭南宋家的长子宋明轩在朝堂上翻云覆雨,次子宋明远竟在春闱拔得头筹,这未免太过巧合。

\"去取份状元策论来。\"易林对车夫道。不多时,一份手抄本便放在了他案头。宋明远的策论字迹张扬,开篇便直言\"方镇之弊,非在其强,而在中枢过苛\",主张\"因地制宜,许地方自定赋税\",字里行间的\"地方自治\"论调,与宋家在岭南的割据行径如出一辙。

\"简直是明目张胆。\"易林将策论拍在膝上,车窗外传来举子们的议论:\"听说这位宋状元是岭南盐铁使的亲弟弟......难怪敢说这种话,这是试探朝廷底线啊......\"

他驱车前往政事堂时,正撞见礼部尚书萧华带着新科进士游街。宋明远骑在高头大马上,胸前的红花格外刺眼,看见易林的马车竟勒住缰绳,拱手笑道:\"易大人,别来无恙?\"那语气里的挑衅,像针尖般扎人。

易林掀帘冷瞥:\"宋状元的策论,本官读过了。只是不知'地方自治'四字,是你自己的见解,还是旁人代笔?\"

宋明远的笑容僵在脸上,马鞭在掌心缠了两圈:\"大人说笑了,科场规矩森严,岂容舞弊?\"

萧华立刻打圆场:\"易大人多虑了,宋状元的文章在考官中传阅时,无不称善。\"他凑近马车,压低声音,\"春闱乃国之大典,可不能凭臆测妄言。\"

易林望着游街队伍远去的背影,知道这场科举,早已不是选贤任能那么简单。宋家的手,已经伸到了朝堂的根基里。

政事堂的檀木案上,宋明远的策论被压在一堆公文下,墨迹却像活物般刺眼。易林将抄本推到中央:\"诸位请看,这篇状元策论看似引经据典,实则处处为藩镇张目。岭南宋家本就私盐成风,如今其子高中状元,鼓吹'地方自治',其意不言自明。\"

户部侍郎元载摸着山羊胡,眼珠在易林与萧华间打转:\"易大人的意思是......科场有弊?\"

\"不敢断言,但疑点重重。\"易林的指尖点在\"因地制宜\"四字上,\"宋明远去年在岭南乡试时,策论还痛斥藩镇割据,短短半年,论调为何截然相反?\"他转向萧华,\"恳请复查宋明远的原卷,以及誊录本。\"

萧华的紫袍猛地一抖,茶杯里的水溅在案上:\"万万不可!\"他站起身,朝众人拱手,\"春闱自命题、誊录、阅卷,皆有规矩。弥封之后,考官都不知试卷归属,何来舞弊?若因一篇策论不合心意便复查,岂不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几位出身世家的官员立刻附和:\"萧尚书说得是,科场规矩重于泰山,岂能轻动?易大人或许与宋家有隙,但不该牵扯科举......\"

易林的目光扫过众人,落在工部尚书身上——此人去年刚为儿子求娶了宋家的女儿。他冷笑一声:\"诸位担心的是寒了士子之心,还是怕查出水落石出,牵连自身?\"

\"易林!\"萧华拍案而起,朝服的玉带绷得紧紧的,\"你不要太放肆!老夫执掌礼部三年,春闱从未出过差错!\"他走到易林面前,几乎鼻尖相抵,\"想查试卷,除非陛下亲旨!\"

双方的争执引来了路过的内侍,鱼朝恩摇着拂尘,笑眯眯地站在门口:\"哎哟,这是怎么了?陛下在紫宸殿等着议事呢。\"

易林抓起策论:\"烦请公公通报陛下,臣有要事启奏,关乎科场公正,国本安危。\"

萧华立刻道:\"公公别听他危言耸听,不过是科场见解之争。\"

鱼朝恩眼珠转了转,拂尘搭在臂弯:\"陛下说了,有事当面奏。易大人,萧尚书,不如一同去见见陛下?\"

走出政事堂时,春风卷着沙尘扑面而来。易林望着紫宸殿的方向,知道这场交锋才刚刚开始。宋家敢在科举上动手脚,必然留有后手,而他要做的,就是撕开那层看似严密的伪装。

……

贡院西侧的誊录所像座被遗忘的孤岛,三十余名书吏正埋头抄写试卷,朱砂笔在黄麻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比殿角的漏刻更单调。琉璃扮作送茶水的杂役,提着铜壶穿过回廊,粗布衣裙下的匕首硌着腰侧——这是易林给她的防身之物,也是最后的退路。

\"新来的?\"一个络腮胡书吏抬头,嘴角沾着墨汁,\"手脚麻利点,这批卷子明早就要送主考官案头。\"

琉璃屈膝行礼,茶水斟得又稳又满:\"听说今年的状元卷写得特别好?\"

书吏们顿时来了兴致,有人压低声音:\"何止好,简直是说到了某些人的心坎里。\"

\"可不是嘛,原卷我见过,开头那段关于藩镇的话,写得那叫一个狠......\"

\"嘘!\"络腮胡书吏突然打断,警惕地看向四周,\"别乱说,小心祸从口出。\"

琉璃端着空壶退出时,指尖已沁出冷汗。她绕到誊录所后方的杂役房,那里堆着待销毁的废纸。借着整理废纸的机会,她悄悄靠近负责宋明远试卷誊录的书吏——一个面色苍白的年轻人,正对着砚台发呆。

\"小哥,墨块用完了,能借一块吗?\"琉璃的声音带着怯意,符合杂役的身份。

年轻人猛地抬头,像被踩了尾巴的猫:\"没...没有多余的。\"

琉璃趁机发动窥心术,年轻人混乱的念头如潮水般涌来:\"那段话被刮掉了...好深的刮痕...主考官亲自盯着改的...宋公子给了五百两...我不能说...\"

她心中一凛,不动声色地退开。刚走到门口,就撞见主考官李涵的随从,那人狐疑地打量她:\"你在这里做什么?\"

\"帮...帮书吏大人倒废纸。\"琉璃故意结巴,提起纸篓往外走,心跳得像擂鼓。

回到易林府邸时,暮色已浓。她将探知的消息和盘托出:\"宋明远的原卷被篡改过,尤其是痛斥藩镇的段落,被人用刀刮去重写,主考官李涵牵涉其中。\"

易林正在沙盘上勾勒岭南地图,闻言将沙盘一推:\"果然如此。李涵是萧华的门生,而萧华的亲家,正是宋家的姻亲。\"他转身对琉璃道,\"明日早朝,我会请陛下亲临贡院,当众验卷。\"

琉璃望着窗外的月光,忽然担忧道:\"他们会不会连夜销毁原卷?\"

\"不会。\"易林的眼中闪着笃定,\"李涵是个谨慎人,定会把原卷当作把柄攥在手里,以防宋家过河拆桥。\"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唐律疏议》,\"咱们要做的,就是让他没机会销毁证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