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第59章 财权之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财权之争(1 / 2)

度支司的橡木地板在连日阴雨里泛着潮气,堆积如山的账本几乎顶到了雕花梁架。易林踩着木梯翻查最上层的卷宗,指尖拂过\"岭南盐税\"的标签时,忽然停在一本封面霉变的账册上。册页里的数字潦草得如同鬼画符,开元二十三年的盐课记录被人用浓墨涂得漆黑,边缘隐约能看出\"广州潮州\"的字样。

\"大人,这些账册是前几年的存档,据说岭南盐铁司每年都要送来新账替换。\"度支员外郎赵匡捧着茶盏进来,视线在那些账册上打了个转,\"只是去年冬天起,送来的账本越来越薄,上面的红印也模糊得很。\"

易林翻开一本乾元元年的账册,其中一页记录着\"潮州盐场岁入三千石\",墨迹却比其他页新鲜许多。他用指甲刮了刮纸面,浮墨簌簌落下——显然是后补的记录。\"岭南产盐量居天下三分之一,\"他将账册拍在案上,木案发出沉闷的响声,\"去年报上来的盐税却不足天宝年间的四成,这账怎么算得平?\"

赵匡的喉结动了动,压低声音道:\"听说...宋家在岭南私开盐场,官府的盐引根本管不住。度支司的几位老吏都劝过萧相,可每次都被骂回来。\"他瞥见门口的阴影,突然住口,躬身退了出去。

易林望着案上的账册,忽然想起琉璃昨夜说的话。她扮作送炭女工混入相府时,听见宰相萧华在书房对儿子说:\"岭南的盐利比江南均田的油水厚多了,等这批货出手,就能给你在洛阳置个庄园。\"当时他还不信,如今看来,这潭水比想象中更深。

三日后的朝会上,易林将整理好的盐税对比表呈了上去。紫檀木托盘里,天宝年间的黄麻纸账册与乾元元年的宣纸账册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字迹工整,盖着清晰的盐铁司朱印;后者却处处涂改,连最基本的产盐量都前后矛盾。\"陛下,岭南盐税三年间锐减六成,其中必有蹊跷。\"易林叩首道,\"臣恳请清查盐铁专营,彻查走私之弊。\"

萧华立刻出列反驳,紫袍在阶下扫出一道弧线:\"易大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眼下潼关战事吃紧,前线日均消耗粮草三万石,此刻清查盐铁,岂不是动摇国本?\"他转向李玙,拱手道,\"陛下,盐铁司的官吏都是先帝旧臣,岂能因几句流言就轻动?不如等平叛之后再从长计议。\"

御史台的几位官员纷纷附和,其中两人去年刚收受了岭南送来的珍珠。李玙盯着那些账册,手指在龙椅扶手上敲了半晌,最终叹道:\"萧相说得有理,战事要紧。此事...暂且搁置吧。\"

易林退朝时,袖口被人轻轻拽了拽。琉璃扮作小吏跟在身后,低声道:\"度支司的后院有座密库,今夜我去看看。\"她指尖划过他的掌心,留下\"三更\"两个字的触感。

三更的梆子声刚过,琉璃已借着月色潜入度支司后院。墙角的老槐树被蛀空了树干,她顺着树洞钻进地下密道,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海盐的腥气。密道尽头的石门后,果然堆着数十箱账簿,其中一箱贴着\"宋记盐行\"的封条。

她撬开箱盖时,忽然听见脚步声。两个黑影举着灯笼走来,其中一人正是萧华的心腹、度支郎中崔器。\"这批私盐过了梅关就安全了,\"崔器的声音压得很低,\"萧相吩咐,每万石抽三成,直接送进相府地窖。\"另一人笑道:\"宋公子说了,只要萧相能压制度支司的清查,年底还有重谢。\"

琉璃屏住呼吸,借着灯笼微光看清了账册上的记录:\"上元元年三月,走私海盐一万五千石,萧华分利三百贯\"...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末尾还有崔器的画押。她悄悄抽出最上面的账册,塞进怀里,原路返回时,衣襟已被密道的潮气浸得透湿。

次日清晨,易林带着盐商的供词和密账副本闯入紫宸殿。李玙正在批阅军报,见他闯进来,眉头顿时皱起:\"何事如此慌张?\"

\"陛下请看!\"易林将证据摊在御案上,供词里,潮州盐商王五招认,近三年来通过宋家的船队走私海盐二十万石,每次都由崔器接应。密账副本上的记录与供词分毫不差,甚至标注了萧华何时派人取走红利。\"这只是其中一箱账册,度支司的密库里还有更多!\"

李玙的脸色由红转青,猛地将军报拍在案上:\"萧华!他竟敢欺瞒朕到这个地步!\"他抓起密账翻了几页,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传朕旨意,命御史中丞裴谞即刻接管盐铁司,查封度支司密库!\"

消息传到岭南时,宋家长子宋明轩正在肇庆府的盐场监工。他将密信捏成纸团,扔进沸腾的盐锅:\"一群废物!连个度支司都看不住!\"旁边的谋士低声道:\"公子,不如...做了裴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