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轩冷笑一声,抽出腰间弯刀劈向盐堆:\"让'影手'去办。长安城里,总得流点血才好看。\"
三日后的清晨,裴谞带着御史台的人前往盐铁司赴任。马车行至朱雀大街中段时,突然从茶楼里飞出十几支弩箭。车夫当场中箭身亡,裴谞正要拔刀,却听见一阵密集的枪响——太行军的火枪队不知何时埋伏在屋顶,铅弹呼啸着射向刺客,转瞬之间便将二十名杀手全部击毙。
带队的秦锋跳下车,踢开刺客的尸体,从怀中掏出画像比对:\"果然是宋家豢养的'影手',右耳后都有莲花刺青。\"他将刺客随身携带的毒药包呈给裴谞,\"中丞大人,这些人准备得很充分,若不是易大人提前安排,后果不堪设想。\"
此事震动朝野。李玙在紫宸殿上摔碎了三组瓷瓶,龙颜震怒:\"宋家竟敢在长安城里动朕的御史中丞!是嫌朕太纵容他们了吗?\"他当即下旨,收回岭南盐铁专营权,所有盐场、铁监改由朝廷直接委派官员管理,并命神策军封锁梅关,严查过往盐商。
萧华被押下狱时,从他府中搜出的海盐堆满了三条街。崔器在狱中自尽,留下的遗书里交代了如何与宋家勾结,甚至包括用盐换取安庆绪的军械。易林站在盐堆前,望着那些雪白的晶体在阳光下闪烁,忽然想起岭南的渔民说过,最好的海盐尝起来是苦的。
盐铁司的风波刚过,户部又送来急报:前线军饷告罄,神策军已有三个月未发粮。李玙盯着户部呈上的赤字账单,愁得几夜未眠。\"国库空虚,连太府寺的库存都快见底了。\"他揉着太阳穴对易林说,\"若是军饷再跟不上,怕是要出乱子。\"
易林在政事堂的黑板上写写画画,终于圈出\"青苗贷\"三个字。\"臣在江南时试过,由官府向农民放贷种子和农具,秋收后加息一成归还。\"他指着账簿上的数字,\"江南六州推行半年,已收回本钱的八成。若在全国推广,不仅能解军饷之急,还能盘活农田。\"
\"这不是放高利贷吗?\"户部侍郎元载立刻反对,\"世家大族若是效仿,百姓岂不是更苦?\"他身后的几位官员纷纷点头,其中大半是拥有千亩良田的地主。
易林早有准备,将江南的账本摊开:\"官府放贷有上限,每户最多五石粮,利息也由朝廷定死。至于世家...\"他冷笑一声,\"陛下可下旨严禁私人放高利贷,违者抄没家产。\"
李玙盯着账册上的\"半年获利十二万贯\",忽然拍板:\"就按易爱卿说的办!由户部牵头,在关中、河南先行试点。\"他看向元载,\"元侍郎若是觉得为难,可让易爱卿协理此事。\"
元载的脸涨成猪肝色,却只能躬身领旨。
青苗贷推行三个月后,户部的算盘声彻夜不息。侍郎亲自核算账目,当算到\"预计年增收五十万贯\"时,激动得打翻了算盘。李玙看着奏报,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有了这笔钱,潼关的军饷、朔方的粮草都有着落了。\"
易林站在宫墙上,望着夕阳下的长安城。度支司的密库已被清空,宋家的盐船在梅关被查扣,农民们背着新领到的种子走向田间。他知道,财权之争远未结束,但至少此刻,朝廷的钱袋子终于有了喘息之机。
琉璃递过来一块刚买的胡饼,上面撒着细密的盐粒。\"听说宋明轩在岭南被软禁了?\"她咬了一口胡饼,盐粒在舌尖化开,带着淡淡的咸香。
易林点头,望着远处的终南山:\"他还想挣扎,可没了盐铁权,就像没了爪牙的老虎。\"他掰了半块胡饼递给她,\"接下来,该轮到安西都护府了。\"
晚风带着渭水的潮气吹来,吹动两人的衣袍。远处的钟楼敲响了暮鼓,一声声回荡在长安城的街巷里,像在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敲响新的序曲。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