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第63章 党争终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章 党争终局(1 / 2)

岭南的梅雨季来得比往年早,宋若宪站在广州节度使府的露台上,望着珠江上穿梭的商船,指甲深深掐进紫檀木栏杆。案上的密信已被雨水洇透,\"长安查抄盐库青龙寺僧众入狱李承宏圈禁\"的字样重叠在一起,像一张越收越紧的网。她身后的五千精兵正在装卸粮草,甲胄上的水珠顺着鳞片纹滚落,在青石板上积成小小的水洼。

\"母亲,真要带这么多人去长安?\"宋明轩的声音带着犹豫,他手腕上的伤口还缠着绷带——那是刺杀御史中丞失败后,被火枪流弹擦伤的痕迹。\"朝廷刚颁布《宗室法》,正是敏感时候,带甲士入朝,怕是会...\"

\"怕什么?\"宋若宪转身,凤钗上的明珠在阴雨天里泛着冷光。这位岭南节度使素以铁腕闻名,当年仅用三个月就肃清了海盗,手段之狠让大食商人都忌惮三分。\"盐铁司被夺,青龙寺被抄,咱们在长安的眼线折了大半,再不出手,等易林腾出手来,岭南就是下一个江南!\"她抓起案上的虎符,\"五千人不够,再调三千藩兵,就说是护送贡品,谁敢拦?\"

宋明轩望着母亲眼中的狠厉,忽然想起幼时见过的鳄鱼——在水里不动声色,一旦发动便是致命一击。他低头应是,转身去传令时,袖中的密信悄然滑落,被风吹进珠江。那是安庆绪的回信,上面写着\"若能牵制长安兵力,洛阳必出兵响应\"。

消息传到长安时,易林正在度支司核对青苗贷的账目。初夏的阳光透过窗棂,在算盘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每一粒算珠都代表着一户农民的春耕希望。夜影卫的飞鸽落在窗台上,脚上的信管里裹着一张字条:\"宋若宪率五千兵离广州,号称朝觐,辎重中有弓弩甲胄。\"

\"终于来了。\"易林将字条凑近烛火点燃,灰烬飘落在\"岭南盐利\"的账册上。他走到舆图前,指尖划过衡阳的位置——那里是岭南进入湖广的咽喉,也是神策军与太行军的布防之地。\"传我命令,神策军左厢进驻衡阳城,太行军埋伏在城郊密林,听候调遣。\"

\"要不要通知陛下?\"琉璃走进来,绿裙上沾着户部的桑皮纸纤维。她刚从库房回来,抱着一摞宋家盐商的走私记录,最上面那本记着\"大食胡椒换官盐\"的交易,日期就在上个月。

\"陛下已知晓。\"易林在沙盘上摆出兵力分布,\"昨夜飞鸽传书,陛下让咱们便宜行事。\"他捏起代表宋家军队的陶俑,\"宋若宪想玩武力逼宫,咱们就陪她玩玩。\"

三日后的早朝,宋若宪出兵的消息在紫宸殿炸开了锅。张皇后的兄长张镒第一个跳出来:\"岭南节度使想必是误会了,或许只是派兵护送贡品,何必大惊小怪?\"他话音刚落,就被御史台的官员反驳:\"五千甲兵护送贡品?贞观以来从未有过此例!分明是图谋不轨!\"

朝堂上顿时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安抚,认为应先答应恢复盐铁权,避免兵戎相见;另一派则力主镇压,指责宋家目无王法。李玙坐在龙椅上沉默不语,手指在御座扶手上轻轻敲击,目光却时不时瞟向站在朝班末尾的易林。

就在此时,琉璃捧着卷宗走出班列,绿裙在肃杀的朝堂上像一抹生机。\"陛下,臣有证据表明,宋家不仅拥兵自重,更与叛贼私通。\"她将走私账册呈上,\"这是宋记盐行与安庆绪的交易记录,用岭南的官盐换取洛阳的军械,去年冬天就已开始。\"

张镒立刻反驳:\"一派胡言!不过是些生意往来,怎能扣上通敌的帽子?\"

\"是吗?\"琉璃翻开另一卷,\"那这份呢?宋家与大食使者约定,若能控制岭南,便允许大食在广州驻军,共享港口之利。\"她提高声音,让殿内所有人都听得清楚,\"大食铁骑已越过葱岭,宋家这是要引狼入室!\"

满朝哗然。李玙抓起账册,手指在\"大食驻军\"四个字上青筋暴起。他猛地将账册摔在地上:\"查!给朕彻查!\"

此时的衡阳城外,宋若宪的军队正被神策军挡在城门下。神策军指挥使骆奉先立在吊桥上,甲胄在夕阳下闪着金光:\"宋节度使,朝廷有旨,只许您带百名随从入朝,其余兵马就地驻扎。\"

\"放肆!\"宋若宪的马鞭直指骆奉先,\"本节度奉太后密令入朝,你敢拦我?\"她身后的士兵突然举起弓弩,箭尖直指城上的守军。

骆奉先冷笑一声,挥手示意。城楼上突然竖起数十面盾牌,盾牌后露出黑洞洞的枪口——那是太行军的火枪队,连夜从长安赶来支援。\"宋节度使,何必动刀动枪?\"骆奉先的声音透过铁皮喇叭传出,\"陛下说了,只要您卸甲入朝,过往之事可以既往不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