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第258章 风也有姓,只是从来不喊万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8章 风也有姓,只是从来不喊万岁(1 / 2)

王元楷风尘仆仆地行走在河西走廊,脸上的褶子像是被风沙雕刻过一般。

他奉命秘密监察西北民生新政,任务在身,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鬼地方,除了漫天黄沙,就是光秃秃的山,要不是为了那点俸禄,谁愿意来?

当他抵达敦煌以北的荒原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怀疑自己是不是中了暑。

数十座造型奇特的风车,矗立在狂风呼啸的戈壁滩上,像是某种来自异世界的图腾。

这些风车没有采用官方图纸上常见的四叶式,而是诡异的八臂螺旋状,在夕阳的余晖下,投下长长的阴影,显得格外神秘。

“这…这是什么玩意儿?”王元楷忍不住爆了句粗口,这玩意儿可比他见过的所有风车都野性多了。

更让人震惊的是,夜幕降临后,这些风车竟然还能带动磨盘,发出嗡嗡的低鸣,甚至有微弱的灯光闪烁。

“离谱!简直离了个大谱!”王元楷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

他拦住一个放羊的老汉,用带着浓重陇右口音的官话问道:“老乡,这些风车是哪儿来的?谁让你们建的?”

老汉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含糊不清地回答:“贺兰…贺兰啥的…匠人…好用…”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王元楷才弄明白,这些风车竟然是一个名叫贺兰越石的流放匠人所造。

贺兰越石?王元楷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家伙原是太仆寺的匠籍,因为私自改进军用风灯,触怒了上官,被安了个“私造机巧”的罪名,发配到了边地。

好家伙,还是个技术人才啊!可惜,没长对地方。

如今,这个贺兰越石在沙洲收留了一些逃奴、罪户,组成了一个名为“逆风团”的组织,专门研究如何利用风力提水、制炭、报警。

王元楷暗暗心惊,这贺兰越石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敢私自收留逃奴、罪户,简直是无法无天!

不过,这些风车的确有点东西。

王元楷仔细观察这些风车的结构,发现其核心是一套“风压反馈轴”,能够根据风力的大小自动调节转速,避免风暴损毁。

这玩意儿,绝对是黑科技啊!

王元楷偷偷地测绘了风车的结构图,心中盘算着,如果将这些风车收归官营,肯定能为朝廷带来巨大的收益。

然而,当他准备离开时,却被当地的牧民给拦住了。

“官爷,您这是要干啥?”一个皮肤黝黑的牧民问道,

王元楷干咳一声,正色道:“这些风车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朝廷要将它们收归官营,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牧民们面面相觑,脸上露出了不信任的表情。

“官爷,您可别骗我们,”一个老牧民说道,“你们把图纸收走了,下次大风来,谁来修?谁来教我们用?”

王元楷一时语塞,竟无言以对。

他这才意识到,对于这些生活在荒漠中的牧民来说,这些风车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希望。

如果朝廷将这些风车收归官营,恐怕只会适得其反。

他叹了口气,收起了手中的图纸,心中做出了决定。

长安,皇宫。

李承乾看着王元楷的密报,嘴角微微上扬。

“有点意思,这个贺兰越石,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他没有提回收风车的事情,反而下令民生司将“贺兰式风轮”纳入《白皮册》增补篇,公开全部设计。

此举一出,朝堂顿时炸开了锅。

“太子殿下,万万不可啊!”柳奭跳着脚反对,“此等人犯之技,岂可登堂入室?”

李承乾面色平静地看着他,淡淡地问道:“柳大人,去年陇右旱死了几人?今年呢?”

柳奭顿时哑口无言。

事实胜于雄辩。

自从风车联网提水后,陇右三州绿洲复耕万亩,饥荒断绝。

谁敢说贺兰越石的风车没用?

数日后,江南的渔民仿照贺兰风轮的原理,制造出了“海浪警示铃”,沿海村落再也没有发生深夜溺亡的惨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