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第258章 风也有姓,只是从来不喊万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8章 风也有姓,只是从来不喊万岁(2 / 2)

岭南的果农用微型风动机驱动熏烟器,有效地防止了霜冻,保住了果园的收成。

技术如风,自行流转,生生不息。

秦岭疫区。

窦红线跟随医疗队进入疫区,发现山风携带煤尘,加剧了患者的肺疾。

她灵机一动,请阿阮联络“六郎团”,征集“清风方案”。

短短十日内,她竟然收到了来自十七个地方的设计方案:有折叠导流罩、静电除尘网,甚至还有利用地形的“天然洗气谷”。

最终,她选中了最简单的一个版本——由贺兰越石的弟子所绘的“双旋涡墙”。

这种“双旋涡墙”用石块堆砌成特定的弧度,使污浊的空气在旋涡中沉降,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村民们依图施工,一周后,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县令得知此事后,想要将此工程申报为“官建工程”,却被老翁拒绝了。

“图是孩子寄来的,名字叫‘阿阮帮’,跟你们官府没关系!”老翁梗着脖子说道。

幽州边镇。

韩十四率领队伍支援边镇,发现守军仍然靠人力拉风箱炼铁,效率低下。

他想起了贺兰风轮的图纸,便组织戍卒与家属共同建造“风炉阵”。

起初,他们屡屡失败,因为北方的风势狂暴,普通的风车结构瞬间崩塌。

关键时刻,一名老兵提出用废弃的铠甲拼接成叶片,内部灌铅增稳。

经过多次尝试,他们终于成功地建造出了坚固耐用的“风炉阵”。

“风炉阵”不仅能够为铁匠铺提供动力,剩余的电力还可以用于碾粮、抽水。

消息传开后,九边的其他边镇纷纷效仿,竟然形成了一条“风火防线”。

裴行俭巡视边防时,看到这一幕,不禁感慨道:“昔日御敌靠城墙,今靠风也能筑防。”

技术如风,润物无声。

李承乾站在皇宫的最高处,眺望着远方。

大唐的变革,已经开始了。

就在这时,一名黑衣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的身后,递上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

李承乾接过信,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张草图。

那是一张以全国“风轮站点”为点的……李承乾展开那张草图,只觉一股凉意从脚底直窜天灵盖。

这哪是什么地图,分明是一张气象武器的设计图纸!

风速、湿度、气流方向,每一个数据都精确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半月内的气候走势,竟然可以预测!

落款那句“风不属陛下,但它愿意告诉我们”,更是狂得没边儿了。

“有意思,真他娘的有意思!”李承乾嘴角勾起一抹危险的弧度,这帮技术宅,是想上天吗?

“来人,将此图转交‘疾火联席会’,加批语:‘从此,风也是信使’。”李承乾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当夜,终南山,韦素柔的茅庐亮起灯火。

这位被誉为“大唐爱迪生”的奇女子,正对着一块奇怪的木板敲敲打打。

木板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孔洞,连接着无数细小的金属丝线。

这就是她最新发明的“风语振动板”。

通过这块木板,盲人可以通过指尖感受到远程气象变化。

春风穿林而过,发出沙沙的声响。

韦素柔闭上眼睛,指尖在木板上轻轻滑动,感受着来自远方的风信。

她仿佛听到了无数细小的声音,那是风的低语,是无数未曾署名的名字。

突然,她的手指停在了一个微微震动的点上。

“扬州…沈六郎…”她喃喃自语,眉头紧锁。

“他在搞什么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