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都市>寻龙校尉> 第462章 正午开棺,素衣藏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2章 正午开棺,素衣藏珍(2 / 2)

王勇在骸骨的左手边发现个木盒,巴掌大,是酸枝木做的,上面嵌着块玳瑁,雕成梅枝的形状。他刚要打开,被艾时拦住:“先看盒底,有没有机关。”

盒底果然有个小暗扣,按下去,盒盖才“啪”地弹开。里面铺着层红绒,放着块玉佩,是和田青白玉,雕的是只蝙蝠衔着枚铜钱,寓意“福在眼前”。玉佩边缘有处小磕碰,显然是墓主人生前常摸的地方。

“玉质一般,但雕工不错,”艾时用镊子夹起来,对着光看,“蝙蝠的翅膀用的是‘镂空雕’,铜钱的方孔里还能穿线,是苏工的手法。”

最让人意外的是骸骨的枕下,垫着本线装书,封面已经朽烂,露出里面的纸页,上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是蝇头小楷。艾时小心地翻开第一页,抬头写着“听雨轩札记”,

“是墓主人的日记。”艾时的声音放轻了,“你看这字迹,和耳室那本《论语》的批注一模一样,确实是他亲手写的。”他快速翻了几页,内容大多是日常琐事:“三月廿五,雨,修窗纸三张”“五月初一,买宣纸半刀,价三钱”……最后一页写着:“病笃,嘱儿辈:殓以常服,勿用金玉,唯带《札记》与吾相伴”。

“是个实在人。”王勇看着骸骨,语气里少了几分之前的随意,“当官没攒下啥宝贝,就这点念想。”

艾时没说话,只是用密封袋将《听雨轩札记》小心收好。他的目光落在骸骨的胸口,那里似乎压着个硬东西,透过棉布长衫能看出个长方形的轮廓。他用镊子轻轻掀起长衫的一角——

是个铜制的镇纸,和耳室那方玉镇纸不同,这方镇纸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字,不是诗句,而是墓主人的生卒年月和籍贯:“文林郎林公讳子默,生于顺治戊戌,卒于康熙辛丑,葬于祖茔之侧”。

“原来叫林子默。”艾时把镇纸放在手里掂了掂,分量不轻,“这是‘铭镇’,相当于简易的墓志铭,一般是家境不富裕的读书人用的,比石碑省料。”

棺内的随葬品不多,除了青花小罐、玉佩、《札记》和铭镇,就只有骸骨脚边的一双布鞋,纳得密密的针脚,鞋底已经磨平,显然是穿了很久的旧物。

“差不多了。”艾时看了眼表,一点多了,“把棺盖盖回去吧,别让骸骨见太多阳气。”

两人合力将棺盖复位,扣上铜扣时,艾时特意看了眼骸骨的手指骨——那里空荡荡的,没有任何戒指或饰物,就像他在《札记》里写的,“勿用金玉”。

走出主墓室时,阳光已经西斜,通道里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刘胖子靠在石壁上打盹,嘴角流着点口水,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压缩饼干。王勇把清出来的随葬品往背包里装,动作比来时轻了许多。

艾时坐在通道口,掏出水壶喝了口,水带着点铁锈味,却让他觉得很踏实。他想起棺里的林子默,一个没留下多少故事的小官,却用最朴素的方式守着自己的念想。或许,这就是盗墓的另一层意思——不是为了那些瓶瓶罐罐,而是为了在这些蒙尘的物件里,看见一个普通人真实的一生。

“走了。”王勇拍了拍他的肩膀,“天黑前得找个村子落脚,我可不想再睡通道。”

艾时站起身,最后看了眼主墓室的石门,然后转身跟上。通道里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只留下那些静默的随葬品,在黑暗里守着属于林子默的,那段早已被遗忘的时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