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笑道:“无一人离开,看来诸位都认同本宫的说法了,既然如此,辩论会开始吧!”
说罢,小满召来一旁的侍女。
将第一道辩题给出去。
这个辩论会可不是现代那种正方反方的辩论赛,她给出一道辩题,让众人开始说解决办法。
说是辩论,更多像是后来科举考试的殿试,她出题目,众人利用所学答题。
只是殿试用写的,这里用说的,殿试大多用的是儒家学说,这里,她不作要求。
小满的目的是,选出一些没那么迂腐且知道变通的人。
侍女拿着题目,大声朗读出来:“第一道辩题:父杀母,子目睹,问,该不该报官!”
该或者不该,不过是两个答案。
按照儒家讲究的那一套亲亲相隐的理论,报官是对父亲的不孝。
可不报官,是否又是对母亲的不孝?
这第一道题,就让众人眉头紧皱。
如果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不报官的居多,可问题是,现在是辩论会上。
小满见众人不说话,便道:“就从儒家开始吧!”
众人的目光落在儒家为首的三人身上。
其中一个中年男人道:“小人认为,不该报官,父亲之过,子可代而受之,若是小人,小人愿以命替父受过……”
紧接着,这人洋洋洒洒说起了儒家关于孝道的理论。
有了第一个人,其他人陆陆续续开始说自己的观点,
小满也不说话,坐在上首,拿着笔记录着什么。
然后紧接着是第二道辩题:母杀父,子目睹,问:子该不该报官?
这道题比第一题多了一个妻杀夫。
然后是第三个辩题:成康之治,刑措四十余年不用,问:大汉能否达成这样的盛世?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