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贵神速,八月十日,小卢西乌斯的大军已经深入高原,逐渐逼近了达西亚王国的首都萨城。
不得已,布雷比斯塔派出阿纳扎里斯和萨莫尔克西斯率领三千轻骑兵迎战。
罗马方面派出的则是杜拉提欧斯和普布利乌斯两个人率领的骑兵第二军团,结果双方互有胜负。
达西亚人的胆子一下子就壮了起来。布雷比斯塔认为小卢西乌斯并不是很强,于是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八月十六日,双方约定了战役开始的地点。这也是小卢西乌斯首次开展的堂堂之战。
两支庞大的军队如同两只即将进行殊死搏斗的巨兽,在夏日的阳光下对峙着。空气中弥漫着尘土、金属和紧张的气息。
达西亚国王布雷比斯塔,这位统一了达西亚各部、雄心勃勃的君主,意图一举碾碎来自南方的威胁,彻底粉碎罗马色雷斯行省总督小卢西乌斯。
当即亲自率领着他号称十六万的大军——倾国来战。这十六万人中,战兵不少于六万。
小卢西乌斯的军队数量远逊于对方,但阵列严整,纪律森严,仿佛一根打磨锋利的罗马短剑,尽管短小,却致命。
布雷比斯塔志在必得。他高高举起手臂,然后猛然挥下。进攻的号角声撕裂了空气,如同野兽的咆哮。
首先出动的,正是布雷比斯塔自信能撕裂任何阵线的杀手锏——达西亚的甲骑具装
这些骑士和他们胯下的战马,几乎完全被厚重的铁甲所覆盖,阳光照射下,反射出大片令人心悸的冰冷光芒。
骑士们则身着锁子甲,头戴护面铁盔,手持长长的康托斯骑枪。在长官的率领之下朝着罗马军阵滚滚而来。
他们移动起来,如同金属的墙壁在推进,沉重的马蹄声汇聚成沉闷而恐怖的雷鸣,大地在其践踏下微微颤抖。
在这个时代,他们就是无坚不摧的铁锤,是布雷比斯塔横扫多瑙河流域的王牌的升级版。
他们以一种看似缓慢、实则无可阻挡的态势,开始向罗马军阵发起冲锋,目标直指罗马军团的核心。
面对这钢铁洪流般的冲击,在布雷比斯塔看来,罗马军阵似乎陷入了绝望。任何血肉之躯似乎都无法阻挡这些铁罐头们的碾压。
然而,就在达西亚甲骑具装开始加速,距离罗马阵线越来越近时,罗马军阵中突然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
一阵急促而尖锐的号角声从罗马军阵后方响起。紧接着,在罗马军团步兵方阵的前方、侧翼,甚至阵列的间隙中,数以千计的车辆被士兵们奋力推了出来。
这些兵车被称为“普鲁提”战车。是小卢西乌斯经过了伊比利亚战役启发,同时结合自己看过的《水浒传》的灵感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人推战车。战车犹如冲车,但是比冲车大一些,前后有四个轱辘,车上下有四名死士推车。
普鲁提战车显然经过特殊设计和改装,车身高大,结构坚固。
更令达西亚人惊异的是,它们能够迅速地被连接在一起,两两之间用铁链或粗绳捆绑,辅以支撑的木桩,眨眼之间,就在罗马军阵的前方和两翼,形成了一道连绵不绝、蔚为壮观的移动车城。
整整四千辆兵车。
它们排成了巨大的、错落有致的方阵,仿佛凭空出现了一座木制的堡垒。兵车朝向敌军的一侧,全都覆盖着厚实的木板或是浸过水的生牛皮制成的护幕,这些护幕能够有效地抵御箭矢和投枪。更精妙的是,护幕上开有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射击孔。
弓箭兵或者弩兵可以伏低身子到车下去,通过射击孔向外射箭。
与此同时,色雷斯行省骑兵第三军团,塞屠利乌斯率领的五千轻骑兵,如同灵巧的猎犬,迅速部署在了车阵的两翼外围。
这支混合骑兵部队包括擅长远距离重箭抛射的萨尔玛提亚重装弓骑兵、机动灵活的凯尔特轻骑兵以及其他部族的弓骑兵。他们的任务非常明确:利用机动性和弓箭,阻止任何试图绕过车阵、从侧翼包抄的达西亚轻骑兵。一时间,车阵两翼箭矢往来飞掠,达西亚的轻骑兵试图迂回,却被塞屠利乌斯的骑兵死死缠住,难以逾越雷池半步。
达西亚的弓骑兵们试图向车阵倾泻箭雨,但他们绝望地发现,他们的箭矢要么被那高大的护幕弹开,要么无力地钉在上面,难以穿透。
而反观罗马军一方,车阵后的弩兵、标枪兵以及弓箭手,则可以通过护幕上的射击孔,从容不迫地瞄准、射击那些在车阵外徘徊、试图寻找破绽的达西亚骑兵。
每一次弩箭的尖啸和标枪的投掷,往往都伴随着一名达西亚骑兵的坠马。达西亚人像是在攻击一个浑身是刺却又无处下口的豪猪,伤亡在无形中不断增加。
布雷比斯塔在高处观战,眉头紧锁。他没想到罗马人会有如此诡异的防御手段。两翼的攻击受挫,车阵又如同铁壁。他失去了耐心,决定以力破巧,将攻击重心集中在了罗马军阵的中央正面。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