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洲,望唐堡。
疫病的阴霾逐渐散去,尽管伤痛犹存,但生存的本能驱使着幸存者们开始重建。堡垒内进行了彻底的清扫和消毒,用石灰水刷白的墙壁在阳光下有些刺眼。孙思邈带着太医和医工,一边继续观察可能的疫情反复,一边系统地记录当地的气候、物产,尤其是那些在抗疫中展现出价值的草药,“蓝花矮草”被正式命名为“鹰喙草”,并开始尝试在堡垒附近开辟药圃进行移植。
陈永昌的身体在孙思邈的调理下逐渐恢复。他深知,要想在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上长久立足,仅靠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与“鹰喙族”的贸易关系已经建立,但还不够牢固。他决定亲自前往北部山区,与“鹰喙族”进行更高层级的会晤,争取达成一个正式的、对抗共同敌人——“山与太阳之子”部落联盟的盟约。
这是一次冒险。尽管有之前的贸易基础和“鹰喙草”带来的人情,但土着部落的心思难以揣测。陈永昌只带了韩猛和二十名最精锐的护卫,以及满载着铁器、布匹、盐块和少量作为样品的瓷器、玻璃珠的驮队,再次踏上了前往北地山谷的险峻路途。
在“鹰喙族”那布满嶙峋怪石、鹰啸不绝的山谷中,陈永昌见到了部落的所有重要首领。会谈在紧张而谨慎的气氛中进行。通事艰难地传达着彼此的意思。
陈永昌展示了唐军的强弩和精良的铠甲,说明了“山与太阳之子”对低地部落的共同威胁,并承诺,若结盟,唐人将优先向“鹰喙族”提供金属工具和武器,并共享关于“山与太阳之子”的情报,在遭受攻击时相互支援。
“鹰喙族”的长老们沉默着,脸上涂着的彩色条纹在跳动的篝火下显得格外凝重。他们渴望唐人的金属,也饱受“山与太阳之子”的欺凌,但他们对这些强大的外来者同样心存疑虑。
谈判僵持了两天。最终,那位最初接触的、头戴鹰羽冠的大长老站了起来,他用苍老而嘶哑的声音,说了一段很长的话。通事紧张地翻译着:
“……大山和鹰的眼睛告诉我们……你们,和那些占据肥沃山谷、掠夺黄金的‘太阳之奴’……不一样。你们带来了坚硬的牙齿,也带来了抵抗热病的草……大山的孩子,懂得分辨朋友和敌人……我们可以共享猎物的踪迹,可以一起对着共同的敌人露出獠牙……但是!”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陈永昌,“你们的脚步,不能踏入我们神圣的猎场!不能砍伐我们祭祀的山林!否则,鹰的利爪,同样会撕碎盟约!”
这是一个有条件的、有限的盟约。它划定了彼此的界限,明确了共同的目标。对于陈永昌而言,这已是最好的结果。
“一言为定!”陈永昌郑重承诺,并按照唐人的礼仪,与“鹰喙族”大长老歃血为盟。北地鹰鸣,终于与东方的龙旗,在共同的利益和谨慎的互信基础上,达成了第一次正式的联盟。这为望唐堡在新唐洲的生存,赢得了一个宝贵的喘息空间和潜在的战略支点。
长安,端午。
曲江池畔,彩旗招展,人声鼎沸。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不仅是民间的狂欢,更是朝廷彰显与民同乐、展示帝国气象的重要场合。皇室成员、文武百官、各国使节皆在受邀之列,盛况空前。
这等热闹场合,自然是两位西方公主不愿错过的舞台。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