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凝雪在申城接到母亲电话,听四合院改造方案需要调整,心里便明白了七八分。
等顾知行在电话里支支吾吾起“见了三位长辈”时,她握着话筒无声地笑了。
“我爸妈没为难你吧?”她故意问。
电话那头传来顾知行略显局促的声音:“没有。何伯伯问得很专业,另外两位老先生.问题有点特别。”
“怎么特别?”
“一位问我在国外为什么不留下,另一位问我如果甲方非要改方案怎么办。”他顿了顿,“还有.对家庭生活的看法。”
何凝雪几乎能想象出老方和老赵背着手审问人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那你怎么答的?”
“实话实。”顾知行的语气认真起来,“何姐,我是不是.给你添麻烦了?”
“没事,”她轻描淡写,“他们就是好奇。”
挂了电话,想起顾知行起建筑时发亮的眼睛,和自己谈起项目时的样子确实有几分相像,不禁莞尔一笑
顾知行周末回家吃饭时,他顺口提起这次经历。
父亲顾建明放下筷子,皱起眉,然后叹了口气道:“你啊!也不知道一天一天的脑子里都想点啥。你被人相看了都不知道?何家那是普通人家吗?黄河集团多大的产业?他们家改造个院子用夫妻齐上阵,人家这是挑女婿呢。”
“啊!!!”顾知行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那些看似随意的问题背后深意。
母亲林晓君倒是想得开:“知行你要是真和何家姑娘投缘,那你就努努力。”
“你懂什么?”顾建明摇头,“那样的家庭,规矩大着呢。知行这孩子一根筋,就怕他以后受委屈。”
“爸,我和和何姐只是工作往来。”顾知行解释道,“没到那一步。”
“最好没有。”顾建明看着他,“何家门槛高,咱们门户,攀不起。”
这话得重,饭桌上的气氛顿时冷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顾知行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四合院博物馆的设计中。
他跑遍了四九城的古建筑研究所,请教了多位退休的老工匠,连一块砖雕的纹样都要反复推敲。
不过人都是逆反的,顾知行倒是对再次见到何凝雪很是期盼,他又不是真傻,何凝雪多漂亮呢,是他见过最漂亮的姑娘,要不心动怎么可能,只是他之前没敢往那方面想罢了,更不敢提出,要是真拒绝了,以后生意上估计都很难相见了。
何凝雪也没什么动作,可满急啊,就找了个理由把闺女叫了回来,何凝雪顺势而为就回了一趟四九城。
何凝雪回到四九城的第二天,便被安排去了那处待改造的四合院。
她到的时候,顾知行正蹲在院子里,对着一处残损的砖雕仔细描摹。
“顾工好早。”何凝雪的声音从他身后响起。
顾知行闻声站起,转身时略带仓促,手中的素描本差点滑。“何姐?你回四九城了?”
“家里有点事。”何凝雪走近几步,目光扫过他本子上精细的纹样,“进展如何?”
“主体结构的测绘和评估基本完成了,正在补充一些装饰细节。改成博物馆,很多内部格局要调整,尤其是安保、温湿度和照明系统,需要重新规划管线,又不能破坏原有的梁柱和墙面。”顾知行引着她往里走,一边介绍他的新思路。
他的讲解专业而投入,何凝雪听着,偶尔提出一两个问题,目光却不时在他专注的侧脸上。
“去后院看看吧,”顾知行提议,“那里有几棵老树,状态很好,我考虑在设计里把它们作为景观核心保留下来。”
后院比前院更显幽静,一棵高大的银杏树亭亭如盖。
两人在树下站定,秋日的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
“我记得你之前,好的项目应该能成为城市记忆。”何凝雪忽然开口。
顾知行微微一怔,点头:“是,我认为建筑是有生命的。”
“那你觉得,什么样的‘记忆’值得留下来?”她转过头看他,眼神清亮。
顾知行沉默片刻,认真答道:“真诚的,经得起时间推敲的。无论是建筑,还是其他。”
院子里安静下来,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这时,院门外传来熟悉的话声。
何凝雪回头,看见父亲何雨柱陪着方、赵两位爷爷走了进来,母亲满和霞姨、萍姨也跟在后面,最后跟着的居然还有何大清和陈兰香夫妇。
“哟,这么巧!”满笑着先开了口,目光在女儿和顾知行之间不着痕迹地转了一圈。
何凝雪心下明了,这“偶遇”未免太过刻意。
她面上不动声色:“爷爷,奶奶,爸,妈,方爷爷,赵爷爷,霞奶奶,萍奶奶。我来看看现场。”
顾知行连忙上前,恭敬地向各位长辈问好。
老方打量着他,又看看院子:“顾啊,这院子让你这么一折腾,以后怕是要成个景点了?”
顾知行谨慎地回答:“方老,目标是让它成为一个能安静欣赏艺术、感受历史的地方。”
老赵笑眯眯地指指那棵银杏树:“这树好,有年头了。能留住的东西,就该好好留着。”
何雨柱没多什么,只对顾知行点了点头:“按你的思路,拿出最好的方案。”
长辈们并未久留,是顺路过来看看,很快便离开了。
院子里又只剩下何凝雪和顾知行两人。
顾知行轻轻舒了口气。
何凝雪看着他,忽然笑了:“现在知道,我上次他们就是好奇是什么意思了吧?”
顾知行看着她明朗的笑容,也忍不住笑了,之前的紧张感消散不少:“有点体会了。”
接下来的几天,何凝雪留在四九城处理集团事务,偶尔会去四合院看看进度。
她发现顾知行不仅专业扎实,做事也极认真,为了一个不起眼的构件,能跑遍旧货市场去找匹配的老料。
一次傍晚,何凝雪去时,顾知行正就着夕阳的余晖,修补一块窗棂上的卡子花。
他低着头,动作轻柔而专注。
何凝雪没有打扰他,静静站在廊下看着。
直到他完成手里的活,抬起头,才发现她的存在。
“你什么时候来的的?”他有些惊讶。
“来了一会了,顺便问问,顾工晚上有没有空?我知道附近有家店,羊肉烩面做得不错,算是慰劳你这几天的辛苦。”
顾知行看着她,夕阳给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他放下工具,露出一个清晰的笑容:“好。”
何凝雪带顾知行去的是一家藏在胡同深处的老店。店面不大,只摆着五六张旧木桌,灶台上的大锅冒着热气。
“两碗烩面,一盘酱牛肉,拌个黄瓜。”何凝雪熟门熟路地点了菜。
顾知行有些意外:“没想到何总对这里这么熟。”
“读中学时常来。”何凝雪用热水烫着碗筷,“老板没换,味道也没变。”
面很快端上来,汤浓肉烂。顾知行尝了一口,点头:“确实地道。”
“比你在国外吃的如何?”
“不一样。”顾知行笑笑,“这是家的味道。”
饭后,两人沿着胡同慢慢走。夜色渐浓,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
“博物馆的方案,下周三能完成。”顾知行。
“不急。”何凝雪看着前方,“做好比做快重要。”
走到停车的地方,何凝雪停下脚步:“下周我还要去申城,那边项目到了关键阶段。”
顾知行点点头:“好。”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