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同人>逸霄> 第601集:成长初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1集:成长初显(1 / 2)

林舟是在清晨七点零三分发现糖龙变化的。

彼时他刚洗漱完,指尖还沾着未擦干的水珠,习惯性地点开手机里的“逸霄糖龙”APP——这个他半年前偶然入坑的数字藏品平台,原本只是想收藏一枚非遗主题的数字糖龙作纪念,却没料到会慢慢成了生活里的小牵挂。加载界面的祥云纹样刚褪去,屏幕中央那只青蓝色的“流云糖龙”便映入眼帘,可这一次,林舟的目光却倏地定住了。

他记得清清楚楚,昨天睡前看时,这只糖龙的龙角还是和龙身一致的青蓝色,带着点半透明的琉璃质感,像极了老匠人吹制糖艺时最常用的那种青砂糖色。可现在,龙角的尖端竟晕开了一圈淡金色的纹路,不是那种刺眼的亮金,而是像阳光透过陈年宣纸洒在宣纸上的暖黄,细细密密地缠在角的纹路里,不仔细看会以为是光线折射的错觉,但只要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调整糖龙的姿态,那圈金色就会随着角度变化微微发亮,像藏了颗小星星在里面。

“这是……怎么回事?”林舟下意识地凑近手机,指尖在屏幕上轻点,触发了糖龙的互动动作——往常它只会轻轻摆尾,吐出一缕虚拟的“糖雾”,可今天,当他点到龙角时,糖龙竟微微仰头,金色纹路处泛起一阵细碎的光粒,屏幕下方弹出一行淡绿色的系统提示:“检测到藏家“林舟”于7月12日参与“非遗公益拍卖”捐赠行为,触发“公益印记”初级形态,龙角金纹将随后续正向互动逐步深化。”

7月12日?林舟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那是上周六的事。当时平台联合本地非遗保护协会办了场公益拍卖,拍品是三位老糖艺匠人亲手设计的限定数字糖龙,所有成交额都会捐给乡村非遗工坊。林舟那天正好加班,看到社群通知时拍卖快结束了,他没多想,以底价拍下了一枚最朴素的“竹编纹糖龙”,付款时还额外多捐了两百块,备注里写着“希望能帮到老匠人”。他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公益举动,没想到竟会被系统记录下来,还反馈在了自己的糖龙身上。

为了确认不是自己的错觉,林舟点开了APP里的“藏家社群”。果不其然,社群里已经炸开了锅,九百多条新消息正不断刷新,全是讨论糖龙变化的。

“你们的糖龙有变化吗?我的‘牡丹糖龙’刚才突然解锁了‘祥云伴生’特效,龙身边上多了两朵会跟着动的小祥云!”网名叫“牡丹瓷”的藏家发了段小视频,视频里那只粉色糖龙游动时,身后真的拖着两朵淡粉色祥云,祥云边缘还飘着细碎的糖粒特效。底下立刻有人回复:“我知道!我问了客服,说是因为我昨天在‘改造灵感区’分享了把牡丹纹和青花瓷结合的设计图,被二十多个人点赞,就触发了特效!”

“那我为什么没变化?”另一位叫“青灯”的藏家发了个委屈的表情,“我上周拍的‘松鹤糖龙’,今天看还是老样子,连光泽都好像暗了点……”

这条留言2天未进行互动(包括查看、改造、分享等),根据“糖龙成长系统”规则,长期未互动会导致糖龙光泽暂时减弱,建议您多进行正向互动,光泽会逐步恢复哦~”

“成长系统?”林舟心里一动,他这才注意到,APP首页右上角多了个“成长系统”的新入口。点进去后,首先看到的是一段动画介绍——画面里,一位白胡子老匠人正拿着小铲子雕琢糖龙坯料,旁边配着文字:“养玉需常盘,养龙需用心。糖龙的成长,源于你每一次的珍视与创造。”动画结束后,是系统规则的简要说明:糖龙会根据藏家的正向行为(公益、分享、原创设计、学习非遗知识等)获得成长印记或特效,反向行为(长期不互动、抄袭设计等)则会影响其状态,所有成长数据均基于区块链技术记录,不可篡改。

林舟正看得入神,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好友陈默发来的消息:“看社群了吗?平台昨晚悄悄上线了‘成长系统’,据说还是温如霜亲自牵头做的故事策划,风痕团队开发的技术!”

温如霜和风痕,是“逸霄糖龙”平台的核心人物。温如霜是内容总监,负责所有糖龙的故事设定和非遗文化内容,她写的《糖龙匠人志》系列短文,林舟几乎每篇都看过,字里行间全是对非遗文化的珍视;风痕则是技术总监,据说平台的区块链防伪技术和3D糖龙模型,都是他带领团队研发的,之前有仿冒品出现,风痕团队只用了三天就推出了防伪标识,彻底解决了问题。

“难怪系统这么贴心,连规则都做得这么有文化感。”林舟笑着回复陈默,指尖又回到自己的糖龙界面,轻轻抚摸着屏幕上那只带了金纹的糖龙。不知为何,看着那圈淡金色的纹路,他忽然觉得这只数字糖龙不再只是一个冰冷的藏品,更像一个需要用心对待的“小伙伴”——你对它用心,它就会用成长来回应你。

而此刻,平台的办公区里,正一片忙碌。

温如霜的办公室在二楼,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长长的木桌,桌上堆满了非遗相关的书籍和实体糖龙坯料——有她特意从老匠人那里求来的清代糖龙残件,也有刚从乡村工坊寄来的新做的坯料。她正对着电脑,快速敲击键盘,屏幕上是一篇题为《糖龙的“心”》的短文,这是她为“成长系统”写的配套故事,需要在上午十点前发布到平台首页。

“温姐,社群反馈很好,目前已有超过三千条关于成长系统的讨论,正面评价占比92%,只有少数藏家担心规则太复杂。”助理小苏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数据报表,“风痕那边刚才说,后台服务器运行稳定,区块链数据同步正常,就是咨询客服的人太多,客服部已经临时加派了人手。”

温如霜停下打字,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拿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口热茶。“担心规则复杂是正常的,”她看着窗外,楼下的街道上,有提着菜篮子的老人正慢慢走过,“现在的人习惯了快节奏的游戏化系统,突然遇到需要‘用心’的成长模式,难免会不适应。所以我们才要把故事做透,让他们明白,这不是一个‘刷任务得奖励’的系统,而是一种情感的联结。”

她指着屏幕上的文字,对小苏说:“你看这里,我写了老匠人王阿婆的故事——她年轻时养过一只玉镯,每天都拿软布擦,后来玉镯越戴越润,里面的棉絮都淡了。有人问她秘诀,她说‘玉记着你的好呢’。其实糖龙也是一样,藏家的每一次公益、每一次原创设计,都是在‘滋养’它,这种滋养不是功利的,而是慢慢积累的情感。”

小苏点点头:“我刚才看社群里,已经有藏家说‘突然觉得糖龙有生命了’,还有人说要每天都来看看自己的糖龙,怕它‘孤单’。”

“这就对了。”温如霜笑了笑,重新看向电脑屏幕,指尖又落在键盘上,“风痕那边的技术很过硬,区块链能保证成长数据的真实,可光有技术不够,还得有文化和情感做支撑。我们做‘逸霄糖龙’,不是为了做一个简单的数字藏品平台,而是想让更多人通过糖龙,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温度,感受到‘用心做事’的价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