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同人>逸霄> 第636集:糖龙虚影引新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6集:糖龙虚影引新途(2 / 2)

“小林,怎么了?”温如霜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小林抬起头,眼睛红红的:“这是竹阿婆特意寄来的二青篾,说最适合编龙身,我编到第三节,它就断了……”她把断篾递过来,声音带着哭腔,“我试了好几次,每次到这个弧度,竹篾都会断,是不是我太笨了?”

逸霄拿起断篾,指尖抚过切口——竹纤维的方向是乱的,显然是编的时候用力太猛,又没顺着篾条的纹路。他想起竹阿婆在糖龙虚影里劈篾的样子,青竹在她手里转着圈,刀刃总是顺着纤维走。“不是你笨,是竹篾需要‘顺芯’。”他取来一盆温水,滴入两滴甜雾凝成的糖浆,“把竹篾泡在里面半小时,糖雾能让竹纤维更柔韧,编的时候顺着篾条的纹路走,弧度要慢慢绕,别太用力。”

小林半信半疑地把竹篾放进盆里。半小时后,她拿起竹篾,试着编了两圈——这次竹篾没有断,反而顺着她的指尖绕出圆润的弧度。“真的没断!”她惊喜地叫出声,赶紧拿起笔记本,在“龙身弧度30度”后面加了一行:“泡温水+糖雾,顺纤维编”。她抬头看向逸霄,脸上还挂着泪痕,却笑得很灿烂:“谢谢你!等我编完,给你绣一片糖龙鳞!”

从书房出来,温如霜带着逸霄去了后院的工坊。刚进门,就听到“咔嗒咔嗒”的齿轮声——一个穿工装服的男生正趴在工作台上,手里拿着扳手,调试着一个金属龙爪。龙爪的指头上留着细小的嵌缝,旁边放着一个竹编小篮,显然是想让龙爪抓住篮子。

“阿杰,这是逸霄,他帮陈默和小林解决了难题。”温如霜喊道。阿杰抬起头,推了推眼镜:“正好,你们帮我看看,这龙爪的嵌缝总卡不住竹篮,要么太松,要么太紧。”他拿起龙爪,试着卡在竹篮的提手上,刚一松手,龙爪就滑了下来,“我测了嵌缝深度2毫米,竹篾厚度也是2毫米,按理说应该刚好,可就是卡不住。”

逸霄凑过去,仔细看了看嵌缝——里面很光滑,没有摩擦力,所以才会滑。他想起在味境时,甜源的表面有细微的纹路,能抓住焦糖河的浪尖。“嵌缝里少了点‘黏性’。”他提议,“把麦芽糖熬成稠浆,灌进嵌缝里,冷却后会形成一层薄糖膜,既有黏性,又不会太硬,刚好能抓住竹篾。”

阿杰眼睛一亮,立刻找来麦芽糖。逸霄帮他熬浆,阿杰则用针管把糖浆灌进嵌缝里。冷却后,阿杰再次把龙爪卡在竹篮提手上——这次龙爪稳稳地抓住了,晃了晃也没掉。“成了!”他兴奋地拍了下手,“这样不仅能抓住篮子,还会散甜香味,太妙了!”他拿起笔,在设计图上补了一行:“嵌缝灌麦芽糖,冷却后使用”。

忙到傍晚,雨终于停了。温如霜带着逸霄去了竹阿婆家里。竹阿婆的院子里种着几棵青竹,廊下堆着码得整整齐齐的竹篾。老人家正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一把小刀,慢悠悠地劈着竹篾。看到温如霜和逸霄,她笑着起身:“是如霜啊,这就是你说的帮孩子们的少年?”

“阿婆好,我叫逸霄。”逸霄礼貌地问好。竹阿婆拉着他的手,摸了摸他指尖的甜雾:“你身上有糖龙的味道,和我年轻时见过的糖龙一模一样。”她转身进了屋,拿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根泛着光泽的竹篾,“这是‘头青篾’,比二青篾更软韧,给你编个小糖龙玩。”

竹阿婆坐在廊下,教逸霄劈篾:“劈篾要‘看芯下刀’,青竹的芯在中间,顺着芯的方向劈,篾条才会匀。”她手里的小刀轻轻一划,青竹就裂成均匀的篾条。逸霄试着劈了一根,刚开始还很生涩,练了几根后,也能劈出薄而匀的篾条。

“你知道吗,这竹溪村的竹编,传了八代了。”竹阿婆一边编篾,一边说,“我年轻时,总怕没人学,现在好了,小林、陈默他们都愿意学,还能想出新花样,比如把苏绣融进竹编里,我都没想到。”她指了指逸霄编的小竹龙,“你看,你的小龙头编得很活,以后要是有空,常来村里,我教你编竹篮。”

逸霄点头答应,心里突然暖暖的。他想起糖龙虚影说的“非遗之甜,需你补全最后片鳞”,现在他终于明白,这“甜”不是糖的甜,而是手艺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传承的温暖。

接下来的几天,逸霄留在竹溪村,帮学员们解决各种手艺难题。他教李师傅用糖雾染苏绣线,让绣线随光变浅,像糖霜在发光;帮赵奶奶剪剪纸,在窗花里加了糖晶,让剪纸在阳光下能折射出甜光;还和学员们一起,把“毕业糖龙”的实体模型拼了出来——竹编的龙身绣着金线鳞,木雕的龙尾嵌着剪纸活口,机械龙爪抓着竹篮,龙角的折剪纹路泛着甜光。

非遗展开幕那天,竹溪村的文化站挤满了人。当“毕业糖龙”被推出来时,所有人都围了过来——龙身的竹篾散发着淡淡的甜香,苏绣的金线鳞在灯光下闪着光,龙尾的嵌缝里,听障孩子正用指尖摸着糖霜标记的触感图,龙爪的竹篮里,放着学员们绣的小香囊。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拉着逸霄的衣角,仰着头问:“哥哥,这条龙会飞吗?”逸霄笑着取下龙爪嵌缝里的糖芯,递给她:“尝一口,它就会在你心里飞。”小女孩咬了口糖芯,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她拍手笑道:“真的!我好像看到龙在飞了!”

温如霜站在糖龙旁,看着眼前的场景,眼眶红红的:“谢谢你,逸霄。没有你,这条糖龙就不会这么圆满。”她递来一个竹编小盒,里面装着小林绣的糖龙鳞、陈默画的触感图、阿杰雕的龙爪模型,“这是我们给你的礼物,不管你去哪,都带着它,就像带着竹溪村的手艺和心意。”

逸霄接过小盒,指尖的甜雾突然亮起——糖龙虚影又出现了,这次它的鳞片不再是半透明的,而是泛着金光。“非遗之甜,已圆满。”糖龙的声音落在逸霄耳边,“接下来,该你带着这甜,去更多地方,让更多人知道手艺的温度。”

虚影消散时,逸霄的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他会带着竹溪村的手艺和心意,去更多地方,帮更多手艺人,让非遗的甜,传到更远的地方。

那天傍晚,逸霄离开竹溪村时,学员们都来送他。小林塞给他一个绣着糖龙的荷包,陈默递来一张新画的触感图,阿杰给了他一个迷你机械龙爪,竹阿婆则把那根头青篾编的小糖龙放进他手里:“记得常回来,我们还等着给糖龙加新鳞呢!”

逸霄挥手告别,踏上了新的旅程。他的指尖还沾着竹溪村的甜雾,怀里揣着满是心意的礼物,心里装着手艺传承的温暖。他知道,不管去哪,这条糖龙都会陪着他,而他,也会带着这份“非遗之甜”,让更多人感受到手艺的温度——就像:糖龙一样,载着梦,也载着传承,一直走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