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拼图。”她说,“我们零散说过的话,被整合成了‘证据’。”
苏悦盯着屏幕,忽然指出一点:“你看这三个账号,虽然发文时间错开,但使用的错别字和标点习惯完全一致。比如都喜欢用破折号代替句号,而且‘的’‘地’‘得’总是混用。”
林晚放大文本对比图。确实如此。这种语言特征不会出现在随机用户身上,更像是同一人刻意伪装出的不同身份。
“测试我们的反应阈值。”她指着热力图上的波动曲线,“第一批放风,我们不动;第二批加料,我们只发声明;第三批就上‘亲历故事’,看我们会不会全面澄清。他们在摸底线。”
“要不要启动《影子推演》里的误导预案?”苏悦问。
林晚沉默几秒,点头:“放出两条假动态。一条说‘已锁定内鬼’,另一条暗示‘将起诉造谣者’。不用太具体,发在两个小众技术论坛就行。”
“目的是什么?”
“引蛇。”她说,“如果他们真的依赖内部信息源,看到这两条消息,一定会去查证。只要他们动,就会留下痕迹。”
命令下达后,指挥室内陷入短暂安静。监控屏上的数据流依旧滚动,热度曲线趋于平稳,但林晚清楚,这只是风暴前的间歇。
她翻开前世的记忆。赵铭当年陷害她时,也是先放风声,再借媒体施压,最后让公司以“影响声誉”为由将她除名。手法如出一辙,节奏精准,步步为营。
“这不是新敌单独行动。”她低声说,“是旧势力在配合。”
苏悦抬头:“你是说……赵铭参与了?”
“不确定。”林晚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传播节点,“但他用过的套路,现在又出现了。要么是他在幕后,要么是有人继承了他的方法。”
她起身走到主控台前,亲自设置了一组追踪标签,锁定所有提及“联盟失控”“技术缺陷”的新内容,并标注其首次出现的平台和账号行为模式。
“接下来二十四小时最关键。”她说,“他们会继续试。可能换话题,可能升级指控,也可能突然沉寂。不管怎样,我们都不主动出击。”
苏悦点头,转身去协调值班安排。市场团队已全员待命,专项小组成立,轮班监控关键词变化。
林晚坐回终端前,揉了揉太阳穴。疼痛没有减轻,反而沿着颅骨向后蔓延。她知道不能再频繁使用能力,但此刻不敢放松。
她调出那份刚发布的声明截图,放大底部的一条评论。一个普通用户写道:“既然在查,为什么不公开进展?越遮掩越让人怀疑。”
她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
然后,她把这条评论复制下来,存入加密文件夹,命名为“诱饵响应样本”。
屏幕右下角,一条新警报弹出:某地方新闻客户端刚刚转载了原始爆料文章,并添加了“本报记者正在核实”的前缀。
林晚的手指停在键盘上方。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