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宜居星球的液态青铜湖突然形成巨大的星图投影,其中十八号支线的终点闪烁着紫色光芒,与已知的任何星系特征都不同。姜绾让“传承号”的探测器飞向该星系,发现那里的星砂能量呈现独特的螺旋结构,与《周髀算经》中“盖天说”的宇宙模型完全吻合,“是未探索的文明节点。”她看着探测器传回的影像,星球上的能量塔与地球、第三行星、超级宜居星球的形成完美的等边三角形,“先民规划的不仅是路线,更是整个银河系的文明平衡。”
古代线的昆仑墟举办了盛大的星砂祭祀,萧决将新铸造的十八号支线青铜模型放入通天柱的凹槽。模型嵌入的瞬间,柱身的齿轮突然加速转动,在天空投射出与超级宜居星球相同的螺旋星系影像,影像中新增的第十九条支线,指向银河系的中心黑洞,“是终极目标。”他对墨家弟子说,“先民的蓝图不仅包括宜居星球,还想探索宇宙的本源,我们的使命是把接力棒传下去。”
“传承号”返回第三行星时,船舱里装满了超级宜居星球的星砂样本与基因库。姜绾将这些资源注入营地的能量塔,塔身突然投射出更新后的星图,十八条支线在宇宙中延展,每条线的端点都标注着不同的殖民参数:有的星球适合种植水稻,有的富含液态青铜,有的则拥有能激活新基因的未知元素,“是星际资源地图。”林教授看着地图上闪烁的光点,“每个殖民地都有独特的生态位,共同组成银河系的文明生态系统。”
现代营地与超级宜居星球的能量塔同时发出嗡鸣,十七条与十八条能量支线在空中交汇,形成巨大的能量网络。网络中的星砂粒子开始按新的规律流动,组成与银河系旋臂相同的图案,其中第七旋臂与第十八旋臂的交点,正是地球的位置,“是文明的心脏。”姜绾看着屏幕上的能量流动,地球就像血液循环系统的泵,通过星砂网络向各个殖民地输送能量与信息,“无论我们走多远,始终与家园相连。”
古代线的坐标树已经长到十丈高,树干的年轮记录着所有殖民地的建立时间,第十八圈年轮的密度与超级宜居星球的星砂浓度完全对应。萧决的后裔将新的青铜爵挂在第十八根主枝上,爵中的星砂溶液顺着树干流淌,在地面组成与“传承号”相同的航线,“是活着的星际日志。”他抚摸着树干上的齿轮纹,“每个年轮都是个文明节点,树有多高,我们的足迹就有多远。”
现代营地的“天工坊”开始量产适用于十八号支线的飞船部件,用第三行星与超级宜居星球混合星砂铸造的齿轮,同时具备两种星球的能量特征。姜绾测试齿轮的性能,发现其在模拟黑洞引力场中仍能保持稳定的432hz共振,齿牙的磨损速率比单一材料降低17%,“是文明的合金。”她看着齿轮上交织的两种纹路,“就像不同殖民地的知识融合,产生更强的适应性。”
超级宜居星球的先民后裔传来新的星图数据,十八号支线终点的星球上,发现了与地球相同的恐龙化石,只是骨骼中含有星砂成分。姜绾将化石数据与地球的进行比对,发现两者的dNA序列存在17处相同的星砂标记,“是跨星系的生命同源性。”林教授在白板上绘制进化树,所有星球的生命都指向同一个起源——参宿四的第三行星,“先民不仅殖民,还在传播生命的种子,我们都是宇宙的兄弟姐妹。”
两个时空的文明接力在此刻达到完美的和谐。现代的“传承号”在星系间穿梭,古代的坐标树在昆仑墟生长,星砂能量将所有殖民地连接成有机的整体:地球提供文明的根基,第三行星是重要的中转站,超级宜居星球则是探索更远星系的前哨站。每个星球都有独特的使命,又共享着相同的星砂密码,就像银河系这个巨大生命体上的不同器官。
当“传承号”再次起航,驶向十八号支线的终点时,第三行星与超级宜居星球的能量塔同时亮起,在宇宙中组成巨大的星图。姜绾站在舰桥上,看着屏幕上与古代线同步的影像:萧决的后裔正在昆仑墟种植新的坐标树,树苗的根系已经开始朝着第十八号支线的方向生长,与“传承号”的航线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我们都是接力赛中的一棒。”她对船员们说,舷窗外的星砂云层组成与《周髀算经》相同的宇宙模型,其中地球、第三行星、超级宜居星球与十八号支线终点,形成稳定的菱形结构,“先民跑出了第一棒,我们正在跑中间的棒,未来还有无数棒等着我们的后代。”
林教授的通讯系统接收到来自银河系中心的微弱信号,是组与星砂能量相同的脉冲,频率同样是432hz。当信号解码后,屏幕上出现与所有殖民地能量塔相同的璇玑阴阳镜图案,只是更加复杂,“是更古老的文明信号。”他看着图案中隐藏的十九条支线,“先民的蓝图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宇宙在等待我们,这场接力没有终点。”
“传承号”穿越十八号支线的能量环时,飞船的核心齿轮突然与星系的中心黑洞产生共振,齿牙咬合处迸发出的星砂粒子,在身后组成与黑洞吸积盘相同的螺旋纹。姜绾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就像地球的昆仑墟、第三行星的遗址、超级宜居星球的能量塔,每个文明节点都是下段旅程的起点,共同组成跨越银河系的文明接力。
星砂在十八条支线中流动,将知识、技术、生命种子传递到每个殖民地;能量塔的光芒在星系间交汇,形成守护文明的网络;坐标树的根系与飞船的航线在时空中交织,记录着人类探索宇宙的足迹。姜绾握紧手中的璇玑阴阳镜,镜面反射的不仅是眼前的星空,还有地球的昆仑墟、第三行星的靛蓝天空、超级宜居星球的双日,以及无数等待探索的星系,它们共同组成幅壮丽的宇宙画卷,而人类文明,正是这幅画卷中不断延展的笔触。
这场始于星陨的漫长接力,终于在星系间形成了流动的闭环。而这,仅仅是人类文明探索宇宙的开始,当未来的飞船驶向第十九条、第二十条支线时,星砂能量将再次唤醒所有的传承印记,让文明的接力在银河系中永远延续,直至触及宇宙的边界。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