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言情>杀死那个西周程序员> 第517章 降神记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7章 降神记录(2 / 2)

为了验证古方与现代配方的一致性,林教授团队按文件配方配制了“基因改造液”。当陨铁粉末、A型血血清与初一晨露混合时,液体呈现出与古代线相同的淡金色,光谱分析显示,液体中的活性分子能与人体细胞的端粒结合,延长端粒长度的效率达到现代端粒酶的1.5倍,证实夏朝人的配方不仅有效,还比现代技术更高效、更安全(无副作用记录)。

“夏朝人早就掌握了端粒延长技术,”林教授看着实验数据,语气中满是敬畏,“他们用‘降神’的名义掩盖基因改造的本质,既避免了技术被滥用,又确保了传承的安全性。九鼎生物的文件,其实是对夏朝技术的‘复原与改进’,只是他们的目的恐怕不单纯——从‘昆仑墟基因改造项目’的名称来看,他们想通过这种技术,获得打开昆仑墟的‘资格’。”

古代线的秘典库中,姜绾仍在研究竹简的后续内容。竹简末尾记载着“降神禁忌:非守陵人饮之,必遭反噬,端粒崩解”,旁边画着一个痛苦挣扎的人形,人形胸口有齿轮状的印记,与现代九鼎生物文件中“实验失败体症状”的插图完全一致——实验失败的志愿者会出现端粒快速缩短,皮肤老化速度加快,最终在24小时内死亡,死状与竹简插图中的人形一模一样。

“这是技术保护机制!”姜绾突然明白,“夏朝人在配方中设置了‘身份识别’——只有守陵人的血液含特定基因标记,能与陨铁粉末形成稳定的‘保护壳’,避免端粒崩解;其他人没有这种标记,饮用后会引发反噬,这与现代‘基因药物靶向递送’的原理完全相同,确保药物只对目标人群起效。”

墨家巨子此时捧着另一卷竹简赶来,竹简上记载着墨家先祖的亲身经历:“先祖曾见夏人饮陨铁血,面生金光,寿延百岁,然外人效仿者,皆七窍流血而亡。”这段记载与现代实验室的“靶向性实验”结果完全吻合,证实夏朝的基因改造技术已达到极高的精准度,远超同时代的文明水平,甚至比现代技术更懂得“人与自然的平衡”(用晨露而非化学溶剂)。

现代实验室里,林教授团队还发现了一个更惊人的关联:九鼎生物文件中“陨铁粉末的提纯工艺”,与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陨铁工具上的加工痕迹完全一致,都是通过“星砂摩擦”的方式提纯,这种工艺能保留陨铁中对基因改造关键的镝、铈元素,而现代工业提纯会破坏这些元素的活性。“九鼎生物不仅继承了夏朝的配方,还继承了他们的提纯工艺,”林教授盯着工艺流程图,“这说明九鼎生物与夏朝守陵人之间,存在着直接的传承关系,不是简单的‘复原’,而是‘延续’。”

古代线的秘典库中,姜绾的重瞳突然剧烈震颤,竹简上的“降神记录”开始闪烁,在她眼前投射出一幅动态影像:夏朝的祭祀台上,一名身穿玄衣的人(守陵人)手持青铜碗,碗中盛着淡金色的陨铁血,在星月同辉的时刻饮下,随后他的皮肤泛起金光,端粒在星图磁场的作用下逐渐延长。影像的最后,守陵人将一枚指纹按在三星堆青铜面具上,面具的鼻梁凹槽亮起,露出里面隐藏的基因图谱——这正是萧决的基因图谱,连蛊虫寄生的突变位点都清晰可见。

“萧决的基因,在夏朝就已被‘设计’好了!”姜绾的声音带着震撼,“九鼎生物的实验,不是在‘创造’,而是在‘复原’萧决的基因状态,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复制出能打开昆仑墟的‘守陵人’,只是他们不知道,萧决就是真正的第98代守陵人,是夏朝基因改造技术的‘终极产物’。”

现代实验室里,林教授将萧决的指纹与文件末尾的指纹进行深度比对,发现两者不仅23个特征位点吻合,指纹的汗孔分布也完全一致,这种“汗孔遗传标记”是无法伪造的,证实萧决与“第98代守陵人”是同一血脉的传承者,而非简单的“基因相似”。更关键的是,文件中提到的“实验目标:获得与昆仑墟能源核心共振的基因序列”,恰好是萧决天生具备的特征,九鼎生物耗费巨资研究的目标,其实早已存在于萧决身上。

古代线的秘典库中,烛火突然无风自动,竹简上的“降神记录”开始褪色,重新变为模糊的字迹,仿佛完成了使命,回归沉睡。姜绾知道,这卷竹简的秘密需要被妥善保存——它不仅是夏朝基因改造技术的“说明书”,更是揭示萧决身份(守陵人)的关键证据,是连接古代文明与现代九鼎生物的“桥梁”。

两个时空的探索,在“夏朝基因改造技术”的核心线索下交汇。古代线的竹简记载、现代线的泄露文件、萧决的守陵人身份、三星堆青铜面具的指纹验证,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结论:九鼎生物的基因项目,是对夏朝“不死之术”的现代延续,而萧决作为第98代守陵人,是这场跨越三千年文明传承的“核心载体”。无论是古代的“降神记录”,还是现代的实验报告,都在围绕萧决的基因展开,仿佛所有人都在沿着夏朝人预设的轨迹,走向昆仑墟的终极奥秘。

古代线的姜绾将竹简小心卷起,放入特制的青铜盒中,盒壁刻着“守陵人专属”的甲骨文,确保只有萧决能再次开启。而现代实验室里,林教授团队正根据文件中的线索,重新梳理九鼎生物的研究方向,他们意识到,九鼎生物很可能已经找到昆仑墟的大致位置,只是缺少萧决的“守陵人基因”,才迟迟无法启动最终的探索计划。

无论是古代秘典库中逐渐黯淡的竹简,还是现代实验室里闪烁的屏幕,都在宣告一个事实:夏朝的“降神记录”不是神话,而是科学;九鼎生物的实验不是偶然,而是传承;萧决的身份不是巧合,而是必然。这场跨越三千年的基因改造传承,正朝着昆仑墟的方向汇聚,而姜绾与林教授,正站在这场传承的关键节点,准备揭开九鼎生物的真正目的,以及萧决作为守陵人的终极使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