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即带着书吏,去城南的盐铺取样,又让人将王小二一家带去钱掌柜的药铺诊治,确认是盐硝中毒。随后,他写了封详细的奏折,附上盐样与诊断证明,快马送往京城,同时让人联络陈文瀚,希望丐帮能协助收集刘万财垄断盐市的证据。
陈文瀚得知此事,当即派君正带着弟子,暗中调查刘万财的盐仓与运输路线。很快便查明,刘万财不仅在盐里掺假,还私吞了朝廷发放的赈灾盐,将其高价售卖,从中牟利。
证据确凿后,沈知微再次传讯刘万财。这次,刘万财依旧傲慢,还带着十几个家丁,想砸了断事点。可他刚到便民巷,就被君正带着丐帮弟子拦住。“刘掌柜,沈大人传你,是让你说清盐市的事,若你敢动手,就别怪我们不客气!”君正手握长枪,眼神凌厉。
刘万财见势不妙,想转身逃跑,却被沈知微叫住:“刘万财,你私吞赈灾盐、掺假抬价,证据确凿,你以为能跑得了吗?”他将调查结果一一列出,又让人拿出盐样与账本,刘万财的脸色越来越白,最后瘫倒在地。
没过几日,京城的批复就下来了——朝廷震怒,下令革除刘万财的盐商资格,没收其家产,将其流放边疆;同时嘉奖沈知微,升他为平阳府知府,还让他负责整顿全国盐市。
消息传来,平阳府的百姓们自发地在通和集市搭起戏台,庆祝刘万财被惩处,感谢沈知微为民做主。张阿婆带着妇人们,给沈知微送来了亲手做的馒头与咸菜;王小二一家则送来一面写着“清风两袖,为民做主”的锦旗,跪在地上,非要给沈知微磕头。
沈知微连忙扶起他们,眼眶泛红:“各位乡亲,这都是下官该做的。我只是个芝麻官,没什么大本事,但只要我在平阳府一天,就会为百姓办一天事,绝不让任何人为非作歹!”
陈文瀚也赶来祝贺,笑着说:“沈大人,如今你升了知府,可不能忘了咱们的便民断事点啊。”
沈知微笑着回应:“当然不会!我还打算在各县都设断事点,让所有百姓都能就近申诉,再也不用受豪强欺负。以后,还得请陈帮主与丐帮多帮忙,咱们一起把平阳府治理得更好。”
接下来的日子,沈知微果然说到做到。他在平阳府各县设了便民断事点,还挑选了一批正直的百姓做“民代表”,协助断案;他整顿盐市,引入西域与南洋的海盐,让百姓们能买到平价盐;他还减免了贫困农户的赋税,鼓励他们开垦荒地,种植改良粮种。
一日午后,陈文瀚与沈知微在同心坊的茶馆闲聊。沈知微望着窗外热闹的集市,感慨道:“刚来平阳府时,我还担心这里商路繁华,人心复杂,不好治理。可现在才发现,只要真心为百姓着想,百姓就会信任你、支持你。”
陈文瀚点头:“是啊,平阳府能有今日的繁华,靠的就是大家同心协力。你这个‘芝麻官’,虽官小,却干了大事,百姓们都记着你的好呢。”
正说着,韦小宝端着一碟芝麻糖走过来,笑着说:“沈大人,俺这芝麻糖,跟您这‘芝麻官’最配了!您尝尝,甜得很!”
沈知微接过芝麻糖,咬了一口,甜意从舌尖蔓延到心底。他望着眼前的景象——百姓们在集市上欢声笑语,商贩们忙着做生意,孩子们围着糖画摊奔跑,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
他突然明白,自己追求的从来不是高官厚禄,而是这份烟火人间的安宁与幸福。一个小小的芝麻官,只要心怀百姓,手握清风,就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这片土地带来温暖与希望。
当晚,平阳府的百姓们在通和集市举行了盛大的夜市。沈知微与陈文瀚、苏婉卿、卡文迪等人一起,逛集市、尝小吃、看表演。百姓们看到沈知微,都热情地打招呼,有的递上水果,有的邀请他品尝自家做的小吃,场面热闹而温馨。
月光下,万宝楼的灯光与通和集市的灯笼交相辉映,青铜古钟的梵音仿佛从远方传来,与百姓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沈知微站在集市中央,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自己的“芝麻官”之路还很长,但只要能为百姓办实事,能守护这份繁华与安宁,就算永远做个芝麻官,也心甘情愿。
而平阳府的百姓们也知道,他们有一个真心为自己着想的父母官,有一个同心协力的丐帮,还有一个永远充满烟火气的家园。这份幸福与安宁,会像通和集市的青石板路一样,历经岁月,却永远坚实;会像万宝楼的飞檐一样,历经风雨,却永远挺拔。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