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质问间,目光如炬扫过丹陛下的群臣,最后落在郑元寿身上,道:“至于倭患……登州水师新近剿灭一股与海寇敖猛勾结的倭匪!”
“甚至还缴获军械,信物若干,更有证据指向境外势力插手我大唐海疆!”
“此非开拓海运之过,实乃以往海防不振,重视不足之果!”
李二说到此处,微微前倾身体,声音却陡然提升!
“朕意已决!”
“海运关乎未来国计民生,海防维系社稷长久安稳,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着户部,兵部,即刻会同有司,细化以海贸税收补贴水师建设之策,限一月内拿出可行章程呈报!”
“登州,扬州试点,还需大力推行,积累经验!”
“并择机向沿海适宜之地推广!”
“任何人不得再以空言阻挠实务!”
这道旨意,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回旋余地。
支持新政的官员如马周等,脸上难掩振奋之色。
而郑元寿及其党羽,面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如同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纵有千般不甘,万般算计,在皇帝如此明确的意志和太子拿出的扎实证据面前,也只能生生咽下,躬身领旨,心中却是惊怒交加,暗流汹涌。
退朝后,郑元寿回到府邸书房,脸色阴鸷得能拧出水来。
几名核心党羽早已惴惴不安地等候在此。
“元辅,陛下态度如此强硬,竟全然不顾我等建言,如之奈何?”一名官员忧心忡忡地问道。
郑元寿没有立刻回答,他端起桌上的温茶,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半晌才又轻轻放下,仿佛那茶杯有千钧之重。
他扫了一眼噤若寒蝉的众人,声音像是从冰窖里滤出来的一般:“陛下圣心独断,我等做臣子的,自然要体恤上意。”
“只是……太子殿下年轻气盛,身边若尽是些鼓动他行险侥幸,与民争利之徒,长久以往,非社稷之福啊。”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那位一直沉默的漕帮联络人,轻声道:“既然如此,那就去给登州的朋友们添把火,让他们手脚干净些。”
“再想办法让敖猛清清楚楚地知道,是谁在断他的财路!”
“you是谁.....在背后整合阮文山的残部,要跟他过不去。”
“这盆海上滔天祸水,总要有人来接才是!”
而就在郑家联合他人谋划给登州等地的试点捣乱之时.....
东宫丽正殿内,李承乾却是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父皇在朝堂上毫无保留的支持,给了他莫大的信心和前所未有的动力。
太子他立刻召见马周及几位得力属官,详细商讨市舶司官员的选拔标准,试点细则的补充完善,以及如何将登州的经验与教训,更稳妥,更高效地向扬州及其他潜在港口推广。
“市舶司官员,首重实务能力!”李承乾对马周强调,语气在探讨后变得更加坚定,“必须通晓商事运作,明辨货物利弊,更要紧的是廉洁自律,秉公办事!”
“那些只会空谈经义,遇事推诿,或善于逢迎钻营之辈,有一个算一个,绝不能放进市舶司的关键职位!”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