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花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拇指与食指轻轻捻动:“看来这山洞,便是破解所有谜团的关键之地。”
月瑶目光紧盯着洞口,轻声接话:“康侨与雷石同路,看来彩云天班子的秘密,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雷石低声关心道:“你没事吧?”
“哼,没想到那老不死的竟敢跟我作对!”康侨的声音带着怒火与不甘,显然对戚老爹的突然出手极为恼怒。
“他们究竟是什么人?”雷石的语气满是疑惑。
康侨烦躁地摇了摇头:“先别管这些,你可知宝物藏在何处?”
雷石沉声道:“我猜就在这山洞里,定然不在石桥东。”说罢,二人便转身再次踏入山洞。
“我也这般想,可这洞如此广阔,宝物能藏在什么地方?”康侨的声音随着身影消失,渐渐模糊。
就在此时,远处隐约传来熟悉的说话声,其中还夹杂着“柳大人”的称呼。
月瑶与李莲花对视一眼,心中已然明了——定是包拯、公孙策等人与柳大人带着官兵赶来了。
李莲花轻轻拍了下月瑶的肩,低声道:“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先去与他们会合,再做计较。”
月瑶点头应下,二人再度施展轻功,悄无声息地撤离,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
“雷石与康侨一口咬定宝物在洞内,可见他们对石桥东的挖掘只是烟幕弹。”李莲花语气笃定。
月瑶目光扫过四周,补充道:“嗯,还有戚老爹与丫头的身手,显然已伪装很久,说不定他们也在觊觎洞内宝物,或是与彩云班的人本就有旧怨。”
李莲花眼神锐利,“还有康侨,她知道的事情显然更多,她认识戚老爹。”
月瑶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月瑶与李莲花很快追上包拯一行人,将洞中所见一一说明。
柳大人当即下令入洞抓人,月瑶却说道:“他们定然听到了动静,此刻早已脱身。不过我们可趁机搜查,确认洞内是否真藏有宝物。”
然而众人举着火把进洞后,眼前的景象却令人震惊——雷石倒在血泊中,早已没了气息。
“快看,是雷石!”柳大人惊声道。
“怎么会这样?方才遇见时还好好的!康侨呢?”月瑶满心疑惑。
随从们持火把将山洞搜了个遍,最终回报:“大人,洞里空无一人。”
“想必是康侨为灭口,杀了他。”李莲花说道。
“那快回去看看,康侨是否还在住处!”公孙策急声道。
“没用的,”月瑶摇头,“她此刻怕是已经回去了,没有证据,我们根本无法抓人。”
“柳大人,不如先派人将山洞看管起来,明日天亮再仔细查验。”李莲花提议。
“好,就这么办。”柳大人立刻应允。
“等一下。”包拯忽然停下,拨开洞壁上缠绕的藤蔓,只见石壁上写着一首诗:
“冰冰凉凉血,疏疏密密风,谁共涉流水,倚仗石桥东。原来这首诗竟藏在此处。”
众人返程后,柳大人径直来到康侨屋前敲门。
“柳大人深夜到访,不知有何要事?”开门的任宗元见是他,语气带着几分警惕。
“没什么大事,”柳大人目光扫过屋内,“只是来告知你一声,雷石找到了,他在鬼洞里被人杀了。”
任宗元闻言,脸色骤然一变,显然受惊不小。
柳大人话锋一转:“我顺路来看看康侨姑娘,不知她的伤势恢复得如何了?”
“哦……大人,康侨姑娘刚睡下,恐不便惊扰。”任宗元连忙阻拦。
柳大人却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嗯?”,目光锐利地看向屋内。
这时,康侨坐起身,声音轻柔:“多谢柳大人挂心,小女子的病情已好了许多。”
“如此便好。”柳大人见此情形,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离开前,他又召来守在门口的官兵,追问:“你们方才是否一直守在门口,未曾离开?”
“回大人,我等半步未曾离开!”官兵回道。
“继续守好,不得有误。”
“是!”
与此同时,月瑶、李莲花、包拯等人来到戚老爹院子,见丫头在灶前熬药。
“戚老爹,您既身患重病为何不在床上歇息?”月瑶见他也坐在此处,忍不住问道。
戚老爹叹了口气:“姑娘有所不知,小人这病是气血不足、热气上涌所致,夜里实在难以入眠啊。”
“戚老爹,不如让我为您诊诊脉?”李莲花上前一步,温和说道,“我略通些医术,或许能比您自行服药更对症些。”
戚老爹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唉,也罢。这病我找过不少大夫,都说无法根治,治不好也无妨。”
李莲花微微一笑,伸手搭上他的脉搏。
指尖传来的脉象确实是气血不足、热气上涌之兆,但他暗中分出一缕气息探向戚老爹丹田——这脉象果真是伪装出来的。
“啊,您说得没错,气血不足又兼热气上涌,确实是顽疾。”李莲花收回手,不动声色地说道。
戚老爹笑了笑:“多谢公子费心,我都习惯了,诸位不必为我操劳。”
“那戚老爹好生歇息,我们就先告辞了。”李莲花拱手道别。
“好,各位慢走。”
……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