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第197章 寰宇一统 盛世归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7章 寰宇一统 盛世归途(1 / 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自刘协出征归来后,励精图治,各路大军南征北战,转眼已是二十载春秋。

这二十年,是大汉帝国狂飙突进、铸就传奇的二十年。

帝国的龙旗,已然插遍了已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欧洲,李靖与岳飞的双帅组合,如同不可阻挡的洪流。

罗马帝国的军团在汉军的火炮与钢铁洪流面前土崩瓦解;

北欧的维京长船被戚继光强大的远洋舰队封锁在峡湾之内;

英伦三岛、伊比利亚半岛……

烽火所至,诸国臣服。

司马懿与诸葛亮后期的战略谋划,更是将政治分化、文化渗透运用得出神入化,极大地减少了征服的阻力。

在非洲,徐达、苏烈等将领率领的远征军,沿着海岸线与主要河流推进,扫平了无数部落王国,将广袤而富饶的土地纳入版图。

丰富的黄金、钻石、象牙以及其他矿产资源,通过日益发达的海上运输线,源源不断地输入帝国。

在美洲,赵云、伯颜等将领作为先锋,跨越了浩瀚的太平洋,在借助日益精良的航海技术和沿途建立的补给点,发现了那片“新大陆”。

面对还处于石器时代或青铜时代的玛雅、阿兹特克等文明,汉军的到来近乎降维打击。

肥沃的土地、高产的作物如玉米、番茄被反向引入东方,巨大的金银矿藏,让这片大陆迅速成为帝国新的粮仓和宝库。

南极的冰雪荒原,北极的永恒冻土,或许尚未有大规模移民,但帝国的探险队已经抵达,并树立起了象征主权的界碑。

至此,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前所未有的全球帝国——“大汉日不落帝国”,在刘协手中诞生。

与此同时,帝国内部的变革更是翻天覆地。

长安、洛阳、建业、吴郡等大都市,早已不是旧日模样。

高耸的砖石建筑取代了大部分木质结构,宽阔的水泥马路上车水马龙。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矗立在各大工坊区,喷吐着白色蒸汽,发出巨大轰鸣的钢铁巨兽——蒸汽机!

经过研究司不懈的努力,以及刘协超越时代的理念指引,瓦特式蒸汽机终于被成功制造并不断改进。

它首先被应用于矿井排水,随后迅速推广到纺织、冶金、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

巨大的飞轮旋转,通过皮带和齿轮将强大的动力传递出去,生产效率得到了爆炸性的提升。

在刘协的提示下,研究司的精英们甚至已经开始尝试将蒸汽机装上车辆和船只,“火车”与“轮船”的雏形已在秘密试验场中孕育。

能源是工业的血液。

伴随着蒸汽机的普及,对煤炭的需求急剧增加。

帝国地质勘探队伍足迹遍布全球,发现了大量易于开采的煤矿,并建立了完善的开采、运输体系。

而一种更深邃的、黝黑的“石头油”——石油,也被刘协着重提出,并开始了初步的勘探和采集。

研究司中最顶尖的一批人才,正在刘协“内燃机”、“燃油机”的概念指引下,对着这些粘稠的黑色液体进行着艰难而充满希望的探索,试图从中解锁更强大的能量。

国内政治,在张居正、诸葛亮等能臣的治理下,井井有条。

遍布全球的官立学堂体系,为帝国输送着源源不断的人才。

科举制度更加完善,分科取士,使得精通算学、格物、律法、商贾的专业人才也能进入仕途,各展所长。

农业连续丰收,土豆、地瓜、玉米的广泛种植使得饥荒成为遥远的历史记忆。

跨洋贸易空前繁荣,帝国的商船队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工业品驶向世界各地,带回无数的金银与特产。

国库充盈到难以想象,国力强盛到令所有潜在的挑战者绝望。

皇宫,御花园。

已过不惑之年的刘协,两鬓已悄然染上几缕风霜,但目光依旧睿智深邃,身上那股掌控寰宇的帝王气度更加醇厚。

他正与一位年约二十、面容俊朗、举止沉稳的青年在亭中对弈,正是当朝太子刘晟。

“晟儿,你看这棋局,”刘协落下一子,缓缓道,“看似你已占据边角实地,但中腹之势,朕已隐隐成型。治国亦然,不可只看眼前一城一地之得失,需有全局之观,长远之谋。近日交予你处理的几项关于西域商税与美洲土城安抚的奏章,处置得尚可,但火候仍稍欠老辣。”

太子刘晟恭敬地应道:“父皇教诲的是。儿臣定当更加勤勉,仔细揣摩。”

他落子谨慎,眉宇间带着与其年龄不符的沉稳与思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