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九阙凤华> 第917章 结局(五)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7章 结局(五) (1)(1 / 2)

明珠觉得很棘手,她答应过傅丛要完成太皇太后的心愿,但是到了这一刻,她发现自己果然是没有办法也没有立场去劝宇文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宇文初是人不是神,他已经做得足够好,不能要求太多。

她给了宇文初一个拥抱:“那殿下就不要管这件事了,咱们都顺其自然吧。”

在发现宇文初的态度之后,之前想要借此讨好宇文初的大臣们都歇了声,宇文光终究还是没能吵赢那群老人,他被人直接指着鼻子骂不孝,委屈得和什么似的。忍不住找了明珠去诉苦,明珠听他说着委屈,却不见他真有多委屈,于是心里明白过来,除了她和傅丛之外,宇文初也好,宇文光也好,都不乐意在陆丰另起陵寝。

宇文初是嫌多事,也是不想让太皇太后称心如意,宇文光更像是争一口气,为太皇太后、为正干帝、也为宇文白、还为了他自己。太皇太后这一支出过三个皇帝,她不入先帝陵寝,谁入?所以就算是他曾向慕姑姑求证过太皇太后的遗愿,那也不重要。死人的想法不重要,活人的才重要。

那就这样吧。明珠含着笑道:“兴许太皇太后当时是病得糊涂了,自己说什么都不知道,而家父和慕姑姑却当了真。”

宇文光一怔,停止了诉苦,这就是他找明珠来的最终目的。一可以试探宇文初的真实意图,二可以看傅氏的态度。既然明珠赞成让太皇太后与文皇帝合葬祔庙,那就这样吧。他陡然放下了心事,决意开始执行他的下一个计划。

在停灵两年多后,太皇太后最终还是不得不和文皇帝合葬于镇远乐陵。入葬之日,宗室百官及五品以上命妇送行祭拜,夜宿于镇远行宫,是夜,明珠在自己的房间里见了慕姑姑。慕姑姑已然头发花白,人却越发沉静了,她见了明珠后,第一件事就是端端正正地给明珠行了个大礼:“这是老奴谢王妃的。”又起身屈膝行蹲礼:“这是替太皇太后谢王妃的。”

明珠扶起慕姑姑:“你我之间不用多说,我不单是为了她,更是为了让先父安心。”

与此同时,宇文初独自站在大殿之内,注视着黑暗中的先帝神牌,他有很多话想和这位从来都只会忽视他的皇父说,但那些话始终也只能埋藏于心,不能宣之于口。

梅雨西悄无声息地走进来,恭恭敬敬地站在离他两丈远的地方,喊了一声:“殿下。”

宇文初淡淡地道:“如何?”

梅雨西往前几步,轻声道:“查明了,陆丰的荣明墓中只有衣冠,此外别无他物。”话只能说到这里,真正的荣明已经在太皇太后落葬前的一个月里被人挪到这里,悄悄安葬于某个不知名的角落,没有墓碑,没有标识,但始终是与他为之纵身一跳的那个人葬在了一起。敢这么做的人只有一个,除了摄政王妃不作他想。

梅雨西的眼眶有些微湿润,他很担心背对着他、肃然而立的宇文初会吐出一句:“不成体统,掘地三尺也给本王刨出来!”

但他只听见一句:“兴许是陪葬太过丰厚,所以被盗了吧。不可能寻回他的遗骸了,幸亏还有衣冠,他也算是忠义之士,让人去把墓室加固一下,不要再让贼人去破坏了。”

梅雨西松了口气,决意回去后就让人拿糯米汁子什么的重砌一道墙,再拿生铁融化了浇筑下去,把这个秘密永远埋藏于地下。

明珠送走慕姑姑后,躺在床上缓神,她近来总觉得有点累,想到自己的小日子一直没来,心里隐约有了数。忽见宇文初走进来,就笑道:“殿下怎么来了?”

宇文初看着她温柔一笑:“睡不着,来看看你。”他把手放在明珠的小腹上,低声道:“咱们再生几个孩子吧?”

明珠垂眸看着他,眼里爱意浓稠:“兴许已是有了。”

宇文初微怔,随即大笑,明珠赶紧捂住他的嘴:“还没请太医看过,忍着。”

明珠抱紧他,将头紧紧贴在他的胸前,听着他的心跳和呼吸,低声道:“我做了一件违逆殿下心意的事。”

“我知道。”宇文初轻声道:“正如你不劝我,我亦不怪你。不过是个死人罢了,算了。”

明珠心情激荡,忍不住含了泪花:“我,你……”

“什么都不用说。”宇文初轻笑:“正如那一方印,不过是个死物儿,即便陛下紧紧攥着,也不过求个安心。我所求者,有一人生死相许、倾心相顾,再大展宏图、天下太平,如今已都有了,够了。”

自太皇太后落葬之后,宇文光便将自己关闭在崇政殿中,成日只听高僧讲经,就连徐太后也轻易不肯相见。最终,于四月初八佛祖显世降生之日决意出家修行。

摄政王率群臣再三相劝而不能,徐太后以死相逼,宇文光最终同意带发修行于黄龙寺中,法号微尘。于十八岁时顿悟,闭关于静室中,十二年后乃出,恰逢有天竺派使团高僧赴大夏讲经辩论,微尘大师以一人之身舌战天竺数十高僧,辩得天竺高僧心服口服。

建兴五年五月十六,大吉,新帝于崇政殿登基继位,奉其生母敏太妃为太后,册正妃傅明珠为皇后,封周女史、平女史二人为妃,以太后礼仪供奉建兴帝生母徐太后于如意宫,恭敬如一。

帝后同吃同住于崇政殿中,恩爱互敬,宛若民间夫妻。群臣皆上表力谏新帝广纳后宫,繁衍子嗣,新帝只笑不理,由着皇后发作骂人,再慢悠悠来一句:“河东狮吼,朕也怕。”

次年改年号为元吉,皇后于崇政殿中生皇二子,名兴,母子平安,帝大喜,大赦天下,免赋税三年,与民休养。元吉十年,风调雨顺,天下富足,皇四子降生,恰逢匈奴进犯,骠骑将军沈瑞林率部大败匈奴于漠北甘蓝。匈奴败走千里,自此不敢再犯。帝屯兵于疆界,开榷场于甘蓝城,诸国来朝。

番外:醋坛子的故事(一)

建兴五年中秋佳节,是宇文初登基后的第一个重大节日,明珠觉着必须搞个隆重的庆祝活动才行。

她已有孕数月,大腹便便,不能伺寝,然而仍然每天与宇文初同住同吃,死死地霸着龙榻,这让诸位大臣十分看不惯,时不时地总要搞点小动作,或是上个奏本力谏让宇文初广选美人扩充后宫;或是变着法子地请宇文初去哪里巡幸,顺便送上几个美人;或是找人来旁敲侧击地劝一劝她什么的,更有甚者,居然胆敢骂她红颜祸水,妖后善妒,真正岂有此理!

素兰急匆匆从外进来,凑到她耳边轻声道:“太后娘娘方才召见了娘家侄女,才十六岁,据说貌美如花,温柔善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稍后要设午宴,请陛下和娘娘一同共享天伦之乐呢。娘娘去么?”

明珠微笑:“母后一番热情,怎能不去?素梅速去打听这位朱姑娘的喜好,一定要招待好了。”

素梅不解:“娘娘您可真好心,她要是尝到甜头,下次还来怎么办?”

素兰笑道:“娘娘让你去,你就去,这么多废话干嘛?”

素梅无奈,只好去了。明珠起身,亲自开了黑漆嵌螺钿描金凤纹药柜,斟酌再三,从中选出一只只有拇指大小的玉瓶,晃了又晃:“去看看冬蕙回来没有。”

身着五品女官服饰的冬蕙微笑着从门外进来:“娘娘有何吩咐?”

素兰见她春风满面,便打趣道:“叶夫人昨夜睡得很好吧?看你满面春色,实在是很好。”

冬蕙才于月前与叶修成了亲,新婚燕尔,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每日只白天在宫里当值,夜里却是要回家的。被素兰这么一问,当即就红了脸,也不回答,只狠狠掐了素兰一下。

素兰自明珠入主中宫之后,性情便开朗了许多,当即夸张地叫起来:“娘娘,她欺负奴婢,这嫁了人的果然不一样,有人撑腰便凶恶了许多。”

冬蕙回嘴:“怎比得素兰姑姑春风得意?皇后娘娘跟前的掌事姑姑,谁见了你不尊一声姑姑?就连我们这些人,也要小心你在娘娘面前吹风呢。”

“好了,别贫嘴了。”明珠把玉瓶递给冬蕙:“把这个好东西给表姑娘尝一尝,不要让人看到了。”

冬蕙压根不问是什么,拿着瓶子就走了,素兰十分好奇:“娘娘在玩什么?”

明珠笑道:“稍后你便知道了。”

门外传来脚步声,宇文初走进来,先笑着打量了明珠的神色,才道:“气色不错,什么好事,让你如此欢喜?”

明珠接过宫人递来的茶,奉到他手里,笑道:“我这是替母后欢喜的。”她才不信他不知道呢,以太后的性子,必然是要绕过她,先得了他的同意才算得。不然她这个善妒的妖后若是搞搞小动作什么的,这事儿岂不是黄了?

宇文初不动声色:“有何欢喜?”

明珠十分诚恳地道:“母后之前为了咱们吃了太多苦头,成天只是紧闭宫门低调度日,连娘家人都没怎么走动,就生怕给陛下惹麻烦。如今陛下已然登基,朝廷内外一片和睦,母后也可以和娘家亲人乐和乐和了,今日有贵客到,我怎能不高兴?”

宇文初狐疑地看着明珠,实在不信她什么都不知道,同时知道了还这么高兴。不过既然她说高兴,他也就不必说那些话了,于是也十分欢喜:“你能这样想很好,你如今有了身孕,琐事小事都不必放在心上,只管高高兴兴的养胎,做自己爱做的事即可。其他的事都有我,不高兴了就和我说。”

明珠笑着点头:“陛下太忙,小事琐事我自己能处理。”看看天色不早,就笑眯眯地去拉宇文初:“咱们走吧,别让母后等急了。”

夫妻二人同乘御辇一起去了朱太后所居的翡翠宫。老远就听见福宁的笑声,下了御辇就看到福宁牵着个长相清甜的女孩子站在道旁,大步迎上来道:“六哥六嫂可来了,咱们可等你们好一阵子了。”说着就把那女孩子推上来:“没见过吧?这是舅舅家里最小的女儿,咱们的表妹莹莹。”

朱莹莹穿了一身浅碧色的襦裙,梳着垂髫,肌肤雪白粉嫩,一双眼睛黑溜溜的,一笑唇角两个小小的梨涡,十分可爱甜美。不过嘛,明珠看一眼和蔼可亲的宇文初,再看看娇羞的朱莹莹,心情就很不好了。

福宁上前,把明珠搭在宇文初臂弯里的手拉出来,转而亲亲热热地扶住了明珠,轻声笑道:“嫂嫂,听说皇兄下旨召沈瑞林回京述职,然后还要给他赐婚,可有此事?”

明珠知道这事儿,不过新娘不是福宁,而是东阁大学士曾子皙的孙女曾雅秋,她相信福宁也一定知道。所以,这算是福宁的威胁么?她不帮福宁抓住沈瑞林,福宁就要推出一个朱莹莹?

明珠笑眯眯地把事推到宇文初身上:“我近来只管养胎和设立医科的事,其他都没顾上,这个事儿我也是今天才听你说,你若想知道,何不直接问你皇兄?”

福宁皮笑肉不笑:“皇兄也是忙得很那,这种小事我也不好追着问他。说到嫂嫂养胎的事,早前母后还十分担心,只怕崇政殿那边太吵,不利于您养胎呢……”

明珠淡淡一笑:“是啊,不过这种事,也不是我做得主的,咱们都得听陛下的,是不是?”

福宁碰了个软钉子,十分懊恼,斜眼看着朱莹莹道:“莹莹,你之前不是一直好奇真龙天子是什么样的么?怎地现在见到了真人,反倒不敢说话了?”

朱莹莹红了脸,先给宇文初行礼,再给明珠行礼,宇文初和明珠对她都是很和气的:“难得入宫,尽情玩乐吧。”

宇文初甚至还问起她:“听说你是舅舅最小的女儿?”

朱莹莹激动不已,跪倒在地:“正是,陛下居然知道。”

明珠笑道:“陛下无所不知。”边说边冲宇文初抛了个媚眼。

宇文初给她逗笑了,叫朱莹莹:“你起来回话,不必如此多礼。”

“是。”朱莹莹不胜娇羞,敬仰地看着宇文初,刚想张口说话,神色便是一变,整个人都绷紧了。

番外:醋坛子的故事(二)

随着朱莹莹的神色变化,一股酸臭味儿伴随着“嗤”的一声轻响扑鼻而来,宇文初微微皱了皱眉,但也没说什么,而是牵着明珠继续往里走。

福宁却是叫了起来:“是哪个不长眼的恶奴这么不知礼?吃了胀气的东西或是肚子不好就别来伺候了,凑什么热闹?别再发生这种事了啊?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宫人全都低下头去不敢说话,朱莹莹松了一口气,红着脸低声劝福宁:“公主殿下,算了吧。”

福宁蛮喜欢这个会来事的小表妹,便笑道:“行,看在你的面子上饶了这群刁奴!走,咱们快进去。我之前和你说的话都记住了?你只管拿星象天气的事来问皇兄,他一准儿会回答你的问题。”

朱莹莹低声道:“皇后娘娘看着不是很喜欢我。”

福宁不以为意:“她喜欢的人少得很,你只要记着一条,不管她说什么,你都表示顺从附和就好了。母后和我,还有皇兄都不会坐视你被欺负的。”

朱莹莹给福宁行了个礼:“如此,就多谢殿下了。”

福宁哈哈一笑:“走吧。”

二人携手进去,众人正相谈甚欢,朱莹莹的母亲、新晋的靖海侯夫人简氏正在奉承明珠:“皇后娘娘天生福相,这一胎啊,必然是男胎。”

她的弟媳,也就是宇文初的小舅母梁氏也在笑:“虽则皇长子聪慧难得,但只有一个人还是孤单了些,皇后娘娘此番再添一位皇子,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将来兄弟俩也好互相帮扶。”

她生男生女关她们什么事啊?明珠觉着梁氏的话十分刺耳,却也不做在脸上,温柔地抚摸着小腹,一脸甜蜜:“谁说不是呢。我早和陛下说过此事,我是很急,巴不得再生个儿子,但陛下说啊,无论男女,都是命里注定的,左右已有了皇长子,不用着急。是什么,他都爱。”说完便去拿茶杯喝茶,谁想宇文初从旁将她的茶杯拿走,再递上一杯温白开,淡淡地道:“谁让你喝茶了?喝温白开。”

明珠不好意思地笑笑:“怀了身孕,忘性大,让舅母们看笑话了。”

梁氏和简氏的笑容都有些尴尬,虽然早就耳闻帝后恩爱,但也没想到居然恩爱到这个地步。简氏看向一旁的女儿,心里微微有些打鼓,虽然女儿长得也很好,还深得太后娘娘的喜爱和支持,但皇后也不是好对付的啊。

“陛下是个长情的,总是舍不得身边人受委屈。”朱太后笑笑,示意朱莹莹坐到她和宇文初中间的位置去:“上一次见到你,还是五年前了,那时候你还小,却已熟读四书五经,实在是难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