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章(1 / 2)

宣和十二年冬,英武帝萧元邦驾崩,太子萧恒继位,改国号庆安。

庆安元年,北梁军大举进犯,大胤边境战火重燃。

朝会上,二十九岁的新帝萧恒,拍着龙椅怒斥朝堂下排排站的大臣,“谁能出兵镇压北梁?”

无人应答。

萧恒急火攻心,目光阴冷扫视着数百文官武将,双手握成拳头,“既然众爱卿不语,那么朕宣布,朕御驾亲征,亲自横扫北梁。”

好几位文官站出来劝阻,“皇上万万不可啊。”

萧恒愤怒地看向众人,“那你们说说,谁出征?谁?”

如今已荣升太傅的李皖出列,“皇上,臣斗胆提议一人,望皇上应允。”

萧恒目光柔和地看向李皖,心里的怒气平静不少,“爱卿有何提议?”

李皖,“辅国公柳朝明。”

朝堂一片死寂。

此时距离柳朝明被囚,已经过去半年。

有武将不满地反驳,“辅国公?他如今押在大理寺,如何带兵出征?”

萧恒也知道当初囚禁柳朝明,惹得很多朝廷官员不满,可他没办法,在登基之前,父皇昏迷,各方势力角逐,他唯有找一个有能力,官职高的人杀鸡儆猴。

辅国公柳朝明就是最好的人选。

如今北梁进犯,确实没有比柳朝明更好的人选。

李皖见皇上犹豫,劝解道,“如今辅国公是戴罪之身,大胤危难,不管从家国的角度,还是军事能力的角度,辅国公都是天选之人。”

有武将嗫嚅,“用人的时候是天选之人,不用的时候囚禁在天牢,我们武将还真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在小范围内听得很清楚,周围的人全都低下头,谁也不说话。

李皖笑笑,“假若皇上同意,臣可以去劝诫辅国公。”

萧恒露出笑容,“诸爱卿,平定北梁一事便这么决定,李太傅,与辅国公详谈的任务就交给你,尽快给朕答复。”

散朝后,李皖直奔大理寺。

柳朝明正在大理寺内院的天井旁,挥汗如雨地练习刀法。

见到李皖,柳朝明收剑,“李太傅下朝就来找我,看来是我可以离开大理寺的时候了。”

李皖深知柳朝明早就得到了北梁进犯的消息,更是猜到皇上让他来大理寺的用意。

大胤如今能抵抗北梁的人,只有柳朝明。

李皖抱拳,“国公爷意下如何?”

柳朝明哈哈大笑,“太傅大人已经把我架到火堆,我能如何?”

李皖浅笑,“皇上一直需要一个借口,国公爷,这次走出大理寺,你是大胤的功臣,在皇上心里,你更是无可替代。”

柳朝明摇摇头,“李皖,我们认识这么多年,我要的从来不是在皇上心中的位置,我是为大胤而战,为百姓,为江山社稷,绝不是为某一个人,某一个姓氏。”

知道柳朝明早有准备,李皖点点头,“李兄佩服国公爷。”

柳朝明却暗暗瞧向他,“如今若儿在你手里教习,我更畏惧你,她是我的掌上明珠,可在文华殿,她与旁人无异,在你眼里那些孩子都一样,我柳某人才是应该紧张那个。”

李皖被逗笑了,“国公爷这是哪里话,若儿机灵聪明,学业虽不是最好,却最灵活,接受能力也快,我这个太傅十分喜欢她。”

柳朝明语重心长,“孩子交给你,我放心,不过毕竟是闺女,有些时候难免骄纵,这种时候,请你记住我今天说的话,一定要网开一面。”

李皖答应。

柳朝明叹口气。

怎么也想不到,今生竟然在柳芊若身上被李皖拿捏。

······

庆安元年末,柳朝明带兵与北梁对决。

经过三个月奋战,北梁节节败退,最终以柳朝明占领北梁一座城池结束这场战争。

北梁投降。

大军胜利的消息传到京城,皇帝萧恒哈哈大笑,“赏,重重赏,到底是辅国公,朕的主心骨。”

说是主心骨,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囚禁半年之久,任谁心底都会有芥蒂。

尽管柳朝明没有抱怨一句怨言,此事却在众多大臣心中埋在一根刺。

皇上的赏赐像雪花一样洒向国公府,柳芊若下学回来,望着大箱小箱的珠宝和钱财惊呼,“天啊,哇,啊?”

这些惊叹词,表达出她的惊讶,“娘亲,皇上为什么要赏赐我们这么多东西?”

薛晚棠抑制不住兴奋,“因为你爹打了胜仗啊。”

柳芊若似懂非懂,“爹爹好厉害,这些赏赐的东西就都是我们的了?”

薛晚棠点头,“是国公府的,也就是你的,这些呀,都是属于我们若儿小宝贝的东西,将来娘亲把这些理个单子,都给你做嫁妆。”

柳芊若才不在乎,“我看娘亲的小匣子里有好多银子,我才不要这么多东西,太傅说了,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要去温书了。”

小丫头蹦蹦跳跳回房,跑了一段路还不忘回头向薛晚棠告别。

薛晚棠摆弄手里的赏赐之物,内心五味繁杂。

后悔孩子依恋她的时候,没有时时刻刻陪在她身边,如今她长大了,不需要陪伴了,自己又想向柳芊若靠近。

薛晚棠很失落。

一个月后,大军凯旋,薛晚棠也见到了阔别小半年的柳朝明。

他黑瘦了很多,胡子长了,眉宇间多了更多岁月沉淀下来的豁达与从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