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蓝谷与宁德时代、小米共建的电芯工厂原计划2025年q2量产,但受设备调试延迟影响,目前仅完成30%产能爬坡。初期月产能不足2000组,导致享界S9纯电版电池包供应紧张。
华为dc610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因芯片进口限制,实际到货量仅为计划的60%;
空气悬架系统因供应商保隆科技产线升级,交付周期延长至8周。
后排零重力座椅的骨架供应商敏实集团,因铝镁合金原材料涨价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至65%。
享界S9的产能问题本质是供应链深度协同不足与技术迭代压力的集中爆发。除已知的三大瓶颈外,电机产能分配、8cIS芯片短缺、电芯工厂延迟、线束\/座椅供应商波动等因素形成“木桶效应”。
总体而言,享界S9的产能爬坡周期可能延长至4-5个月,最终产能上限将取决于华为资源倾斜力度与供应链垂直整合深度。
如果上市首月连3000-4000辆都达不到,这是不是就是产能实在太弱?
马特贝才发现,确实对比华为,北汽虽然是车企的老大哥,但真的毫无优势。
也许对传统车企来说,产能爬坡3-5个月都是正常的?
今天豆包能查到这些数据,也要小心豆包又被网上的老六骗了。
关键还是要看每周的交付量,下周看余大嘴还能不能瞒得住享界S9增程版的交付量。
连享界S9纯电版110辆的数据都出来了,享界S9增程版的销售量却没有,就是余大嘴团队压住了吧?
晚上10点,马特贝把小说的章节收了个尾,出门倒垃圾。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