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给了他们二十箱弹药、五十石两洲麦,却拒绝了“附庸”的请求:“大明只帮你们打奥斯曼,不替你们管国家。”他让人跟圣火社约定:每打死一个奥斯曼士兵,就能换一柄钢剑;夺回一座城池,可获得蒸汽抽水机一台——用实实在在的好处吊着他们,却不把绳子攥得太紧。
锦衣卫的密探混在起义军里,随时传回消息:“圣火社首领想联合威尼斯买火炮”“有人提议攻下雅典后就停手”。郑明对此早有准备,他故意拖延了一批弹药的运送,让起义军在奥斯曼面前吃了个小败仗。首领慌了神,赶紧派人来谢罪,再不敢提“联合威尼斯”的事。
“要让他们饿,但不能饿死;要让他们打,但不能打赢太快。”郑明对译员说,“等奥斯曼和希腊两败俱伤,咱再出来‘调停’,那时希腊的规矩,就得按大明的来。”
划势力:运河为界的新格局
战后的地中海像块被重新切割的蛋糕。郑明在塞浦路斯召开“两海会议”,埃及国王阿里、希腊圣火社代表、甚至奥斯曼偷偷派来的使者都来了(戴着面具)。
会上,郑明拿出新绘制的《地中海势力图》:
-运河及埃及全境为“大明保护地”,驻军权、征税权归大明;
-希腊半岛为“自治区”,大明提供武器支持,但其贸易必须经塞浦路斯中转;
-奥斯曼保留小亚细亚沿岸,但不得靠近运河百里之内;
-欧洲诸国的商船只能在指定港口停靠,违者没收货物。
奥斯曼使者想抗议,郑明就让人抬来奥斯曼士兵的头骨(运河鏖战时的战利品),吓得他当场闭嘴。希腊代表想争贸易权,郑明冷笑:“要么签字,要么等着奥斯曼把你们的头挂在卫城上。”
最终,除了威尼斯没来,所有势力都在图上签了字。郑明让人把地图刻在石碑上,立在运河和塞浦路斯的交界处,碑的背面刻着:“越界者,如总督例。”——谁都知道,“如总督例”四个字,意味着什么。
夕阳下,阿里国王在王宫前种下第一株两洲棉,说要“让埃及长满大明的庄稼”;希腊的起义军用大明给的弹药收复了Thessaloniki(塞萨洛尼基),街头开始出现用两洲通宝标价的商铺;塞浦路斯的飞舟基地里,新一批飞舟正在加装浮筒,准备往欧洲飞得更远。
郑明站在“西洋都护府”的露台上,望着地中海的波光,突然觉得林远的话越来越对:“征服不是占土地,是让他们在你的规矩里过日子。”埃及的血还没干,希腊的仗还在打,但大明的钢冠已经戴在了新国王头上,两洲通宝正在地中海的每个角落流通——这就够了。
至于那些潜在的野心?郑明摸了摸腰间的硫磺钢短刀,刀刃上还沾着总督的血。他知道,只要大明的钢够硬、炮够响,任何野心都只能藏在肚子里。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