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 第268章 机算辅政:数据为基与全域调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8章 机算辅政:数据为基与全域调控(2 / 2)

对蒙古边疆的“屯垦分配”,显影机也派上了用场。输入“土地肥力、农户人口、农具数量”等数据后,机器算出“每户分田三十亩、配钢犁一具”最合理,避免了过去“凭官意分配”的纠纷。蒙古牧民看着分配清单,叹道:“这铁家伙算的,比十个官还公道。”

资源全域调控:流资透明的闭环

“大算机”的首个重要任务,是测算“环球资源调度”。输入“京师需钢十万斤”“非洲行省产钢十二万斤”“运输损耗率”等数据后,机器用光斑在云母片上标出:“非洲调运八万斤,美洲补足两万斤,耗时十五日”——这比人工推演快了五天,且精准度更高。

沈括按此调度,非洲的钢船刚离港,美洲的补给船已启航,全程通过无线电追踪。林远得知后,在信里画了个“闭环图”:“数据算需求→机器定调度→无线电盯运输→结果回数据柜”,旁注:“如此,资源流到哪儿、用在哪儿,清清楚楚,想贪都难。”

对商人资金流动的监管也更精准。显影机对“某商户年交易额超五十万两”自动预警,资流司核查发现是正常外贸,便录入“诚信大商库”,给予通关便利;若发现“某官吏账户有不明来源银万两”,机器会联动肃贪局档案,直接生成“核查清单”。

有个欧洲商人想通过“多账户分散汇款”垄断香料市场,刚操作到第三笔,就被显影机的“关联分析”识破——这正是林远担心的“外来资本暗操”,沈括当即下令限制其交易,笑着说:“机器比人更懂‘藏猫腻’。”

数治天下:机算与人心的共鸣

秋收时节,显影机算出“南涝北旱”的风险,朝廷提前从美洲调粮至北方,又派水利技师赴南方——等灾害真来时,百姓们看着粮仓充足、堤坝加固,都说:“朝廷像未卜先知一样。”沈括却告诉他们:“不是先知,是机器算出来的。”

这场景通过无线电传到江南,林远的书斋里,老人让沈括记下:“数据再好,终要落到民生;机器再灵,需有仁心掌舵。”他在《格物通解》补了句:“机算之终极,在替人劳,而非代人思——人心的温度,才是数据算不出的根基。”

德川家康的密探在京师见“大算机”能调度万里之外的资源,回去后如实禀报。这位日本国王默然良久,终于明白:大明的强大,不仅在于蒸汽舰与钢炮,更在于这套“算得清、调得动、控得住”的体系——这样的国家,根本无从撼动。

冬月初,沈括赴江南书斋,见林远正对着“大算机”的最新图纸微笑。图纸旁,是显影机算出的“全国贪腐案同比降六成”“商民满意度升三成”的数据。老人咳嗽着说:“我年轻时总想着快些改变,老了才知,慢下来把数据算准、把规矩立稳,比什么都强。”

离开时,沈括带回的图纸上,林远画了个小小的光斑,旁注:“一点光,可照一隅;万点光,能明天下。”

御书房里,万历皇帝看着显影机传来的“四海太平”数据汇总,又望向窗外——机算坊的灯光与无线电塔的信号灯交相辉映,像无数双洞察天下的眼睛。他知道,一个靠数据说话、用规律办事的时代,正在这些铜丝与光斑的跳动中,悄然到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