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的首级被吊在大阪城的城楼上,城内的恐慌达到了顶点。夜间,不断有武士偷偷缒城逃跑,却不是被水雷炸死,就是被巡逻艇抓住,捆在船舷上活活淹死。一个逃跑的武士在日记里写道:“明人的船像鬼船,灯笼照处,尽是血水……”
破城之日:大阪的末日
攻城的命令在黎明下达。三十门迅雷炮同时轰击大阪城的城墙,开花弹炸开的碎石和钢珠像暴雨般落在城头。日军的铁炮根本无法还击,守城的武士成片倒下,连大将都被流弹削掉了半边脑袋。
蒸汽登陆车撞开城门时,明军士兵踩着日军的尸体冲进城里。巷战比攻城更惨烈——日军武士躲在房屋里放冷箭,甚至用女人和孩子当肉盾。郑海下令:“凡是有抵抗的街区,一律放火,不用管里面的人!”
火焰很快吞噬了大阪的町街。哭喊声、爆炸声、枪声混在一起,像地狱降临。一个抱着婴儿的妇人跪在路边,举着“归顺”的布条,却被失控的蒸汽车碾成肉泥;寺庙里挤满了避难的百姓,被士兵用炸药炸塌了屋顶,活埋在瓦砾之下。
大阪城主在天守阁切腹自杀。他的首级被挂在最高的旗杆上,旁边飘着大明的龙旗。郑海登上天守阁,看着燃烧的城市和堆积如山的尸体,让人清点人数:“男人杀了多少?女人孩子抓了多少?”
“回将军,能打的男人基本杀绝了,抓了三万多女人孩子,”参谋递上清单,“还搜出了天皇藏在这里的火药和武器——看来愚仁早想让大阪当替死鬼。”
郑海把清单扔在地上:“女人孩子分去修铁路,反抗的直接扔去填海。告诉京都方向的部队,准备合围——该给愚仁送终了。”
京都合围:天皇的绝望
从大阪到京都的道路上,明军正铺设临时铁路。蒸汽列车拖着火炮和士兵,日夜不停地向前线运送兵力,沿途的村庄被彻底焚毁,变成一片无人区,防止日军偷袭。
京都的皇宫里,愚仁天皇看着窗外的夕阳,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近臣们要么逃跑,要么投降,连最忠心的武士都开始劝他“体面投降”。可他看着祖先的牌位,想起长崎、大阪的惨状,知道投降也是死——明军根本不会留他这个“神的后裔”。
“把传国玉玺藏起来,”天皇对年幼的太子说,“带着几个武士往北海道逃,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记住,永远别相信明人,永远别忘记仇恨。”
太子刚被送走,明军的先头部队就已抵达京都城外。他们没有立刻攻城,而是在四周筑起堡垒,架设火炮,像铁桶一样把京都围了起来。郑海让人把大阪的焦土照片射进城里——每一张照片上,都是日军的尸体和燃烧的房屋。
“给愚仁三天时间,”郑海对使者说,“要么自己出来受死,要么我就屠城,让京都变成第二个大阪。”
使者回城时,看到京都的百姓正试图冲破城门逃跑,却被日军武士砍杀——天皇宁愿让百姓陪葬,也不愿投降。城墙上的日军武士眼神绝望,手里的刀在夕阳下闪着冷光,却没人敢冲出去一战。
郑海站在城外的高地上,望着京都的轮廓,手里转动着从大阪城主那里缴获的太刀。他知道,用不了多久,这把刀就会染上日本天皇的血,而整个日本列岛,将再也没有敢反抗大明的人。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