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 第288章 环欧暗网:潜伏者与西进之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8章 环欧暗网:潜伏者与西进之基(2 / 2)

伦敦的剧院里,上演着新编的戏剧《丝路奇遇记》。讲的是一个英国商人在波斯商省的见闻:那里的阿拉伯人、波斯人、明人同吃同住,靠贸易发家,最后一起打败了“好战的奥斯曼领主”。剧终时,主角说:“原来不用刀枪,也能让日子变好。”——这出戏的背后,是大明通过威尼斯商人资助的剧团。

甚至在罗马教廷,都有修士开始研究“儒教与基督教的共通之处”。他们收到了来自希腊行省的信件,信里说“孔子讲‘仁’,耶稣讲‘爱’,本是一回事”,还附了《论语》的拉丁语译本,译者署名“拜占庭神父”,实际是徐光启的学生。

“让他们觉得咱们的东西‘不陌生’,才会愿意学,”林远在给欧洲前哨的指示里说,“先让他们接受咱们的技术,再接受咱们的道理,最后……自然会接受咱们的秩序。”

经济绞杀:用商路勒紧欧洲的脖子

英国的纺织厂主们最近很头疼。从埃及行省运来的棉布,不仅比英国本土的便宜三成,花色还更鲜艳。他们向议会请愿,要求提高关税,却被议长驳回:“不能得罪大明,否则咱们的羊毛就卖不到波斯商省了。”

法国的葡萄酒商人更惨。以前靠向奥斯曼出口赚大钱,现在奥斯曼被大明打垮,新设立的安纳托利亚行省只认明币,还规定“每桶葡萄酒,必须换同等价值的大明丝绸”。商人一算账,利润比以前少了一半,却不敢反抗——大明的蒸汽船控制着地中海,不让他们的船靠岸,就得破产。

俄罗斯的皮毛商人最无奈。他们的貂皮只能卖给大明,因为欧洲市场被大明的棉布和瓷器占领了。大明商人故意压低价格,说“安纳托利亚行省的皮革厂,用蒸汽鞣制的皮料,比貂皮还耐用”,逼得俄罗斯不得不按大明的价格交易。

“经济上让他们依赖,比军事威胁更管用,”沈括在朝堂上说,“现在欧洲的贵族穿大明的丝绸,百姓用大明的瓷器,国王靠和咱们通商赚钱——真到用兵时,他们自己就会先乱。”

京师的西进蓝图

万历皇帝在御书房看着欧洲地图,上面用虚线标出了三条进军路线:

1.南路:从北非行省渡海,经西班牙、法国,直抵巴黎;

2.中路:从多瑙河前哨出发,攻占德意志诸邦,直指荷兰;

3.北路:从俄罗斯边境南下,牵制英国和北欧。

“情报网已铺开,基地已建成,经济上也卡着他们的脖子,”皇帝对林远、郑海说,“现在就等一个契机——比如欧洲内部打仗,咱们再以‘调停’的名义出兵,顺势拿下。”

林远指着地图上的英国:“臣已让潜伏者煽动苏格兰独立,一旦他们内乱,咱们的舰队就能从埃及行省出发,控制英吉利海峡。”

郑海补充道:“日本已平,南洋舰队可抽调一半兵力,配合地中海的舰队行动。陆军方面,从非洲、欧亚行省抽调的兵力,已足够对付欧洲的联军。”

皇帝拿起朱笔,在地图上圈出巴黎、伦敦、莫斯科三个城市:“明年开春,让欧洲人知道,什么叫‘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记住,拿下之后,要学日本的法子——杀顽抗者,留顺服者,用经书而非刀枪,让他们真正成为大明的百姓。”

御书房外,传来了新造蒸汽战舰下水的鸣笛声。那声音穿过宫墙,仿佛在预示着一场席卷欧洲的风暴——而风暴的源头,是大明在欧亚非埋下的无数“种子”,即将破土而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