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爱丁堡的广场上,一场由“苏格兰独立会”组织的暴动正在上演。民众举着写有“自由”的旗帜冲击市政厅,石块砸碎了窗户,呼喊声震彻街巷。没人知道,这个“独立会”的首领是大明安插的苏格兰裔商人,暴动的武器来自俄罗斯边境的“冻土驿站”,连传单上的印刷字体,都带着安纳托利亚行省工坊的特殊水印。
消息传到伦敦,英王查理一世震怒,当即下令出兵镇压。可他刚调派军队北上,议会就传来争吵——议员们质疑国王“穷兵黩武”,要求先解决与法国的贸易争端。这场内乱,正如大明京师所预料的那样,成了撬动欧洲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南路先锋:直布罗陀的枪声
北非行省的蒸汽渡轮“迦太基号”,伪装成摩洛哥商船,悄然驶入直布罗陀海峡。甲板上的阿拉伯水手看似在捕鱼,实则在用望远镜观察西班牙的要塞布防。当英国舰队因苏格兰内乱撤离海峡警戒时,“迦太基号”的货舱突然打开,涌出百名穿着西班牙军服的北非士兵——他们是大明训练的“摩尔军团”,任务是控制这座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的咽喉。
要塞的西班牙守军还在午睡,就被缴了械。领头的北非军官用流利的西班牙语喊话:“我们是‘自由摩尔人’,要夺回被西班牙占领的土地!”——这番说辞,是大明情报官精心设计的,既符合当地历史矛盾,又不会暴露幕后主使。
直布罗陀的枪声惊动了欧洲。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急调军队南下,却发现通往海峡的道路已被炸毁——炸药来自埃及行省的工坊,由希腊间谍伪装成商人运抵。更让他恐慌的是,摩洛哥行省的明军开始在边境集结,打着“支援摩尔兄弟”的旗号,实则步步紧逼。
“这是大明的圈套!”法国首相黎塞留在凡尔赛宫拍案,却拿不出证据——战场上的士兵是北非摩尔人,武器上的铭文是西班牙铸造,连挑事的“独立会”,看起来都像是欧洲内部的矛盾。
中路突进:多瑙河的蒸汽铁流
就在直布罗陀枪声响起的同时,多瑙河前哨的明军营地响起了集结号。三万士兵登上蒸汽列车,车厢外贴着“神圣罗马帝国援军”的标识,目的地是德意志诸邦的科隆。列车驶过维也纳时,奥地利贵族还派人送来酒肉犒劳,以为是来帮他们抵御法国的“友军”。
“告诉士兵,进入科隆后,先控制军械库和桥梁,”中路统帅赵武在列车上发布命令,“对外宣称‘帮神圣罗马帝国维持秩序’,遇到反抗的贵族,就说是‘勾结法国的叛徒’。”
科隆的德意志贵族果然反抗了。他们召集骑士团,试图阻止明军入城,却被蒸汽战车碾得粉碎。赵武让人把贵族的头颅挂在城门上,用德语喊:“顺大明者,保留领地;逆大明者,这就是下场!”——这句话由皈依天主教的捷克工匠喊出,比明军士兵说更有威慑力。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派人抗议,得到的回复却是:“我们是应贵国议会请求而来,若陛下不欢迎,可亲自来科隆谈谈。”此时他正被波西米亚的叛乱搞得焦头烂额,根本无力对抗装备蒸汽武器的明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多瑙河流域落入大明之手。
北路牵制:哥萨克的“意外”南下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