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脸色一沉,虽虚弱却自带威严:“放肆!这位秦兄弟是我的救命恩人!若非他舍命相救,我早已死在蒙古鞑子的牢里!还不快让开!”
见张诚如此维护,守门弟子不敢再拦,连忙让开道路。
第二日,张诚腿伤经过教中医师处理,已稳定许多,他坚持要亲自带杨过熟悉总坛环境。他领着杨过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处颇为宽敞的殿堂,殿内已有数十名教众盘膝而坐,鸦雀无声。
“秦兄弟,今日恰逢青龙法王东方煜宣讲教义,你我不妨一听,也好了解我明教宗旨。”张诚低声道,与杨过在角落寻了位置坐下。
只见殿首蒲团上,端坐着一位身穿青色法袍的老者,面容清癯,目光湛然,正是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青龙法王。他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故我明尊,怜悯众生,于重重黑暗之中,降下光明之火,指引迷途。我明教弟子,当尊奉明尊,驱暗逐晦,持正辟邪……”
青龙法王娓娓道来,从波斯祖庭到中土传承,从“二宗三际”之论到“驱暗逐冥,以待光明”的现世宏愿。
“……是以,我教弟子,不拜鬼神,不奉君王,只尊明尊,追求光明之境。如今蒙元暴虐,荼毒天下,正是黑暗笼罩之时,我辈更当奋起,以火焰焚尽世间不公,以光明驱逐天下阴霾,此乃我明教存世之根本,亦是我等不容推卸之使命!”
杨过端坐一旁,默默聆听。这些教义于他而言颇为新奇,其中关于光明黑暗争斗、涤荡不平之说,隐隐与他经历过的世事坎坷、所见之民间疾苦有所印证。
他虽不信奉任何宗教,却也觉得这明教教义并非全无道理,至少其反抗暴政、追求光明的志向,与寻常江湖门派大不相同。
他目光扫过堂内那些神情虔诚、眼神炽热的明教弟子,心中暗忖:这明教能成气候,绝非偶然。
青龙法王东方煜讲罢一段核心教义,目光温润扫过全场,缓缓问道:“……故而我等明尊弟子,欲行光明之事,当先秉持何等心念?有哪位弟子可为我解惑?”
讲堂内一时寂静,众弟子或低头思索,或不敢在法王面前轻易作答。
青龙法王目光巡弋,最终落在了角落里面生的少年身上,见他虽静坐不语,眉宇间却自有灵慧之气,便微微一笑,伸手指向杨过:“这位小友面生,想必是新来的弟子。不妨由你来说说,依你之见,我明教弟子首重何种心念?”
顿时,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杨过身上。张诚有些紧张,生怕杨过说出什么不当之言。
杨过却并无怯场,他略一沉吟,想起入教后所闻所见,以及方才法王宣讲中反复提及的精神,朗声答道:“晚辈浅见,贵教弟子首重之心,当为一个‘公’字。光明普照,本无偏私,是为大公。教义所言‘众生平等’,是心存此公;行事抗暴扶弱,亦是践行此公。若失却公平之心,则光明亦有阴影,大力或成私器。”
杨过话音落下,声音在石窟内微微回荡。
他这番关于“公”字的阐释,不仅切中要点,更带有一份超乎年龄的透彻,让在场许多沉浸教义多年的弟子都暗自点头,心生佩服。
就在这短暂的寂静之中,忽然,一阵清脆的掌声从讲堂侧后方响起。
“啪,啪,啪——”不疾不徐,却格外引人注目。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淡紫长裙的女子自廊柱后缓步走出。
她身姿挺拔,步履间自带清风,简单的木簪绾着如墨青丝,衬得肌肤愈发白皙。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双明澈的眼眸,沉静时似秋水涵光,流转间如寒星闪烁,眉宇间凝着一股洞察世情的智慧与悲悯,令人见之忘俗。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