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辉文明的幡然醒悟与正式归附,如同在秩序阵营的星图上点亮了一颗重量级的恒星,其意义远超一次单纯的外交胜利。这不仅意味着星盟获得了一个科技发达、底蕴深厚的强大盟友,更象征着“归源之门”所代表的、充满生机与演化的秩序理念,在与那种追求“永恒固化”的歧路理念交锋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至关重要的胜利。辉光长老及其领导的“光辉理事会”展现出的诚恳态度与深刻反思,也为后续的整合与合作奠定了相对良好的基础。
然而,将一个刚刚经历内战、外部创伤未愈、且意识形态需要彻底扭转的庞大文明真正融入以星盟为核心的秩序同盟,绝非易事。伊芙琳深知,这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耐心以及大量的资源投入。
在“星火之始”指挥中心,伊芙琳迅速成立了由外交、技术、军事、文化等多领域专家组成的“凝辉整合委员会”,由她亲自挂帅,艾妲、雷恩等核心成员参与。委员会的首要任务,是协助凝辉文明稳定内部局势,修复因意识网络分裂和“织网者”掠夺性抽取而受损的能源与规则基础。
星盟的工程舰队携带着大量的“秩序织补”设备和能源核心,在凝辉方面引导下,开赴“千光之都”及周边关键星系。艾妲教授团队与凝辉的科学家们联手,开始小心翼翼地修复那被强行撕裂的集体意识网络,并尝试净化“万色棱镜”中残留的低语者污染与“织网者”的规则印记。这个过程缓慢而精细,如同在脆弱的神经网络上进行显微手术,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
与此同时,雷恩的军事顾问团则与凝辉新组建的防卫军指挥部进行对接,开始共享关于低语者、“吞世者”残余以及“虚空织网者”的情报,并着手制定联合防御预案。凝辉文明那独特的晶体科技与能量操控技术,也为星盟的军事技术树提供了新的、极具价值的补充。
整合工作在困难中稳步推进,但伊芙琳和莉亚娜都清楚,真正的挑战远未结束。青桠使者那关于“织网者图谋非一城一地”的警示,如同悬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低语者绝不会坐视秩序阵营的壮大,它们必然在酝酿更凶猛的反扑。
就在整合工作紧张进行时,莉亚娜与“归源之门”虚影的深层共鸣,带来了新的、至关重要的发现。
随着她对“钥匙”权限掌控的日益精熟,以及对“秩序基柱”印记理解的深化,她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感受“门”的存在,而是开始尝试主动“解读”门扉虚影所散发出的、流淌在宇宙法则层面的信息流。这些信息流玄奥无比,大部分超出了当前智慧的理解范畴,但莉亚娜凭借其独特的位格,逐渐从中剥离出了一些相对“浅显”的、关于宇宙结构本身的“脉络”图景。
她“看”到,在“归源之门”与宇宙中诸多秩序源点(包括星盟、星灵遗韵、生命王庭、乃至那些刚刚苏醒或尚未接触的古老文明)之间,存在着无数条若有若无的、由纯粹秩序概念构成的“连接线”。这些连接线并非实体,也非能量通道,而是一种更高层面的“共鸣关联”。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张覆盖已知宇宙的、“活”的秩序网络。
而在这张秩序网络的某个相对“稀疏”的区域,莉亚娜感知到了一处极其特殊的存在。那里并非秩序的荒漠,反而像是一个巨大的、“沉默”的秩序共鸣源。其“沉默”并非死寂,而是仿佛被某种厚重的“帷幕”所遮蔽,其内部蕴含着难以想象的秩序潜力,却无法与外部网络进行有效的共鸣与交换。
“那里……像是一个被遗忘的‘共鸣星渊’。”莉亚娜在核心会议上,向伊芙琳等人描述着自己的发现,指尖在星图上勾勒出一个模糊的、位于已知宇宙边缘区域的坐标范围,“我感觉不到低语者的污染,也感觉不到‘织网者’的痕迹,只有一种……深沉的、古老的秩序回响,被隔绝在内。如果能揭开那层‘帷幕’,或许能极大增强整个秩序网络的稳定性,甚至……可能找到加速‘门’扉开启的契机。”
这个发现立刻引起了高度重视。一个未被低语者污染、且蕴含强大秩序潜力的区域,在当前的局势下,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艾妲教授团队迅速调集所有可用资源,对莉亚娜提供的坐标区域进行远程扫描和分析。然而,常规的传感器几乎无法穿透那层奇特的“帷幕”,只能探测到一片近乎绝对规则真空的“虚无”。唯有使用基于“秩序基柱”印记和“钥匙”权限特制的探测算法,才能勉强捕捉到那内部传来的、微弱却无比纯粹的秩序脉动。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