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帷幕’效应……前所未见。”艾妲盯着复杂的数据流,眉头紧锁,“它并非能量屏障或空间扭曲,更像是一种……自我封闭的规则领域。其技术原理,或者说自然成因,完全超出了我们现有的认知体系。”
“是否有安全进入并与之建立连接的可能?”伊芙琳关切地问道。任何未知都伴随着风险,尤其是在这敏感时期。
“风险极高。”艾妲坦言,“我们对内部情况一无所知,‘帷幕’的强度与性质也无法准确评估。强行突破可能会引发不可预测的规则反应,甚至可能破坏其内部的秩序结构。最稳妥的方式,是尝试寻找一种能与那‘秩序回响’产生‘共鸣’的钥匙,从外部温和地‘唤醒’它,或者至少建立初步的信息交换。”
莉亚娜沉吟片刻,道:“我可以尝试用‘钥匙’的权限,向那片‘星渊’发送一道特定的秩序共鸣信号。但需要极其谨慎,必须将信号的强度与频率控制在最低限度,避免被误解为攻击,或者……惊动其他可能关注那片区域的存在。”
计划被定为“星渊探针”。由莉亚娜主导,艾妲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准备向那神秘的“共鸣星渊”发送一次极其微弱的、蕴含着友好与探寻意味的秩序共鸣。
就在“星渊探针”行动紧锣密鼓准备之时,对“虚空织网者”残留痕迹的追踪分析,也有了令人不安的进展。
星盟情报部门联合凝辉文明新成立的安全机构,对断裂的“织网者”能量丝线进行了逆向工程和溯源分析。他们发现,这些能量丝线的源头极其分散,仿佛来自宇宙的各个角落,最终汇聚成网。而在凝辉星域挣脱束缚、巨网断裂后,这些能量丝线并非简单地消散,而是如同拥有生命般,迅速回缩,其最终消失的坐标点,经过模糊定位,竟然并非指向某个固定的星域,而是……数个已知的、规模较大的“余烬区域”!
更令人警惕的是,监测站报告,在几个不同的“余烬区域”外围,同时观测到了短暂的、强度极高的规则扰动,其波动特征与“织网者”的能量签名高度吻合,但更加活跃,仿佛在……重新编织着什么。
“它们没有放弃。”雷恩在军事会议上指着星图上那几个被标记的“余烬区域”,面色凝重,“它们在利用低语者制造的‘规则腐化区’作为新的节点和能量源,试图重建,甚至可能……扩张那张网!”
青桠使者的警告言犹在耳。“织网者”的图谋,果然远超一个凝辉文明。它们似乎将整个宇宙的“伤疤”(余烬区域)都视为了可供利用的“资源”,正在以一种更加隐蔽、也更加危险的方式,继续推行着它们那不为人知的计划。
“必须加强对所有‘余烬区域’的监控,尤其是那些出现‘织网者’活动迹象的。”伊芙琳下令,“同时,加快与生命王庭、守林人、铸星者后裔等秩序盟友的信息共享,我们需要弄清楚‘织网者’的真正目的,以及它们与低语者之间,究竟是何关系。”
内政整合、外敌环伺、未知探索……多条战线上的压力同时汇聚。星盟这艘引领着秩序阵营的航船,在“归源之门”的光辉照耀下,正驶向一片更加广阔、也更加暗流汹涌的星海。
第十卷第三章完。星渊共鸣现秩序潜力,暗网余波示强敌未远。星盟于整合盟友与探寻未知中多线并举,归源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局势愈发错综复杂。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