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穿越>弦!正物质宇宙:跨越> 第213章 联合研究的第一块基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3章 联合研究的第一块基石(2 / 2)

‘意识防护’升级组(凯洛斯议员主要负责):分析‘静默弦顶’死寂‘灵弦’与高维意识冲击的‘灵弦’特征差异,结合灵能屏障技术,开发新一代的‘灵弦’滤波和意识加密协议。”

“四周后,我们根据各组的进展、数据共享带来的新发现,以及‘彼岸’基地可能传回的新信息,再动态调整资源分配和研究方向。这样,既能保持各方向的独立性,又能通过共享数据寻找交叉点和协同效应,避免初期就陷入资源争夺。”

这个方案既考虑了各方的核心关切,又提出了一个相对公平且具有弹性的推进路径。

托雷斯沉吟着,手指依旧捻着胡须,但眼神中的锐利稍缓,似乎在评估这个折中方案的可行性。

伊克斯的光团波动逐渐平复,亮度趋于稳定,显示出认可的态度。

凯洛斯的意念传来一丝赞许:“很务实的方案,有利于建立信任与合作基础。”

王海峰首先表示支持:“这个办法好!先摸着石头过河,有了更多数据,才知道哪条路更通!”

“枢机”也立即进行了模拟推演:“方案可行。初步资源分配方案已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并为后续调整预留空间。”

看到主要代表均未表示强烈反对,李艳果断决定:“既然大家没有异议,那就按照这个方案执行。‘枢机’,请协助制定详细的项目管理计划和数据共享协议。各项目组负责人,请尽快提交详细的四周研究计划。”

第一次危机,在务实与妥协中悄然化解。联合研究,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尽管小心翼翼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日子,“昆仑之心”基地仿佛一台注入了新燃料的巨型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鸣着运转起来。

来自不同文明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穿着风格各异的制服或承载着不同的生命形态,在基地的走廊、实验室和数据中心穿梭往来。

语言不通?没关系,高级实时翻译器和意识接口解决了大部分问题。思维方式差异?在共同的目标和严谨的数据面前,差异逐渐成为互补的源泉。

在零号空间实验区,一场关键的联合实验正在准备中。这次实验的目标,是验证初步融合了星盟能量调制技术和地球“灵弦”模型的、新一代“维度护盾”强化算法的核心模块。

实验场地并非在零号空间内部,而是在其外围的一个特制高能测试舱中。测试舱体积巨大,舱壁由厚重的复合装甲和层层能量阻尼器构成,内部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传感器探头,有些是地球制的金属探针,有些是星盟的能量感应水晶簇,还有些是黑塔帝国的微型引力波探测器。

实验的核心设备是一台经过改装的“潜行者-II型”护盾发生器原型机,其控制核心已经嵌入了由伊克斯团队提供的能量流优化算法和李艳团队提供的、“静默弦顶”边界“灵弦”特征模拟参数。

李艳、伊克斯和托雷斯都站在测试舱外的强化观察廊道内,透过厚厚的复合玻璃观察内部情况。王海峰则在主控室协调,而“枢机”负责整个实验数据流的监控与记录。

“护盾发生器预热完成,能量核心输出稳定。”地球方面的工程师报告。

“能量流优化算法加载完毕,谐波同步率百分之九十九点八。”伊克斯的光团微微闪烁,传达着信息。

“模拟‘静默弦顶’边界时空扰动参数注入……完成。引力梯度模拟启动。”托雷斯院士盯着自己面前的帝国制式数据板,声音沉稳。

“实验开始,第一阶段,低功率护盾生成,基准测试。”李艳下达指令。

测试舱内,护盾发生器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一道淡蓝色的、略显单薄的能量场在发生器前方展开,如同水波般荡漾。

“护盾稳定性良好,能量分布符合预期。”主控室传来数据。

“开始注入一级模拟扰动。”李艳继续命令。

测试舱内模拟系统启动,生成一种轻微的空间褶皱效应。淡蓝色护盾表面立刻泛起涟漪,但迅速平复,自适应系统开始工作。

“反应时间零点零三秒,偏转效率百分之七十八,符合设计指标。”工程师报告。

伊克斯的光团散发出满意的柔和光芒:“能量流引导非常顺畅,优化算法起到了效果。”

“第二阶段,提升扰动强度至二级,模拟‘静默弦顶’边缘百分之零点一强度的时空张力。”李艳的声音依旧冷静。

更强的无形力量作用于护盾之上。淡蓝色护盾波动加剧,颜色也开始微微闪烁,但整体结构依然保持完整。

“偏转效率下降至百分之六十五,护盾局部能量密度提升百分之二十。边界感知单元正在调整参数……”数据在不断刷新。

托雷斯仔细观察着护盾的变化,以及传感器反馈的时空参数,突然开口:“注意护盾左侧第三象限的能量聚集现象,根据模型推演,该区域在更高强度扰动下有可能出现过载。”

他的提醒刚刚落下,监控屏幕上也确实显示该区域的能量读数正在缓慢攀升。伊克斯立刻介入:“调整能量导流优先级,强化左侧象限的能量疏散通道!”他直接向控制系统发送了优化指令。

只见护盾发生器微微调整了内部能量流的分配,左侧象限那原本有些耀眼的能量光芒逐渐减弱,恢复了与其他区域的平衡。

“调整有效!能量聚集现象缓解!”工程师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

李艳暗暗松了口气,向托雷斯投去一个感谢的眼神。托雷斯只是微微颔首,目光依旧紧盯着数据板。这种跨文明的即时技术协作,在实验中得到了初步验证。

“第三阶段,极限测试,扰动强度三级,模拟‘静默弦顶’边缘百分之一强度的时空张力。持续时间五秒。”李艳深吸一口气,下达了最终测试指令。

这是对新型护盾算法的严峻考验。测试舱内,无形的时空扭曲力场骤然增强,甚至肉眼都能看到光线在通过测试区域时发生了细微的偏折!淡蓝色的护盾剧烈地扭曲、波动,颜色瞬间变得深邃,边缘甚至开始出现细微的、如同电弧般的能量逸散!

刺耳的警报声在观察廊道和主控室响起!

“护盾能量负载百分之九十五!局部温度飙升!”

“边界感知单元反馈延迟增加!”

“坚持住!记录数据!”李艳握紧了拳头,声音斩钉截铁。

伊克斯的光团收缩了一下,显然也在紧张地监控着能量流的状态。托雷斯则快速记录着护盾在极端压力下的形变数据,这对于完善他的“静默弦顶”模型至关重要。

五秒钟,如同五个世纪般漫长。当扰动强度骤然消退时,淡蓝色的护盾如同被用力挤压后的海绵,剧烈地弹动着,光芒明灭不定,但最终,它没有破裂,顽强地恢复了相对稳定的形态,只是颜色黯淡了许多,表面依旧残留着细微的能量涟漪。

“护盾……保持完整!”工程师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三级扰动下,整体结构完整性保持百分之八十七,能量偏转效率维持在百分之四十二!远超旧版护盾百分之十五的极限偏转效率!”

观察廊道内,凝重的气氛瞬间被打破。王海峰在主控室激动地差点跳起来。伊克斯的光团散发出明亮而愉悦的光芒,波动频率变得轻快。就连一向古板的托雷斯院士,嘴角也似乎勾起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手指用力捻了一下胡须。

“成功了……初步成功了!”李艳感到一阵虚脱般的轻松,后背的衣物已被冷汗浸湿。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三方合作模式下首次重大实验的成功!它证明了不同文明的技术和智慧,确实可以融合,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数据记录非常完整,”“枢机”的合成音适时响起,“护盾在极端应力下的响应模式、能量流优化算法的实际效果、以及模拟扰动与护盾形变的关联数据,均已记录。

这些数据将同步共享给‘静默弦顶’解析组和‘意识防护’升级组,用于模型修正和风险评估。”

联合研究的第一块基石,就在这充满紧张、协作与最终喜悦的实验中,被成功地奠定了下去。

尽管前路依然漫漫,未知的阴影依旧笼罩,但希望的火光,确确实实因为这次成功的携手而变得更加明亮了一些。

孔方佳在“启明号”上收到了实验成功的详细报告。他仔细阅读着每一个数据,每一段分析,脸上没有任何夸张的表情,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锐利的光芒似乎柔和了一丝。他关掉报告,目光投向舷窗外无尽的星海。

“纽带……”他低声自语,“这才只是开始。”

他知道,科学上的合作只是第一步。更复杂的政治博弈、军事整合、资源分配,乃至未来可能出现的、关于联盟主导权的暗流,都还在后方等待着他们。

但无论如何,一个强有力的、由共同利益和生存危机驱动的联合科研核心,已经初步成型。这,是在未来可能到来的更大风暴中,唯一能够依靠的方舟骨架。

他按下通讯器,接通了与赵锐上将的频道。

“老赵,‘坚壁’防线的压力测试,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了。把我们刚刚拿到的新护盾数据,给技术部门送过去。告诉小伙子们,我们手里的盾,更硬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