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同人>诗词一万首> 第794章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其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4章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其九》(2 / 2)

2.浮沈不相宜,羽翼各有归

-解析:“浮沈”指的是上浮与下沉,寓意着人生的顺逆、高低不同境遇。这两种鸟由于自身特性与选择,所处境遇大不相同,“不相宜”强调了这种差异。然而,“羽翼各有归”表明无论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都有其自身的归宿和合理性。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前句对比所蕴含的意义,说明不同的人生选择并无绝对优劣,每个人都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体现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尊重与包容。

3.飘飘可终年,沆瀁安是非

-解析:“飘飘”描绘出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就像鸟儿在空中自由飘荡,悠然度过一年又一年。“沆瀁”形容水面广阔无边,这里象征着广阔的天地或复杂的世间。在如此广袤的世界里,是非对错往往难以简单判定。此句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人生观,即人们应学会以豁达、超脱的心态面对生活,不过分拘泥于世间的是非纷争,要在自由洒脱中保持内心的宁静,顺应自然地生活。

4.朝云乘变化,光耀世所希

-解析:“朝云”即早晨的云霞,它瞬息万变,绚丽多彩。“乘变化”生动地表现出朝云随着自然变化而变幻无穷的特点。朝云的这种光彩夺目、变化万千的景象,是世间少有的,“光耀世所希”突出了其绚烂与珍贵。这里以朝云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或非凡的成就,它们如同朝云般美丽而难以企及,引发人们对高远目标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追求理想过程中充满变化与挑战。

5.精卫衔木石,谁能测幽微

-解析:此句运用了“精卫填海”的典故。传说精卫鸟衔着木石,立志要填平大海,其行为看似渺小却蕴含着坚定的决心与执着的精神。“谁能测幽微”表示精卫的这种志向和精神深邃而微妙,难以被常人完全理解和测度。诗人借此典故,歌颂了像精卫一样为了理想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即便面对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也毫不退缩。同时也启示人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哪怕不被他人理解,也要坚守自己的内心。

句译

1.青鸟海上游,鸴斯蒿下飞:青鸟在海上自在地遨游,斑鸠在蒿草丛中低飞。

2.浮沈不相宜,羽翼各有归:它们沉浮境遇不同,各有适合自己的生活,各自的羽翼都有归属之处。

3.飘飘可终年,沆瀁安是非:自由自在地飘荡可以度过一生,在这茫茫世间又何必执着于是非。

4.朝云乘变化,光耀世所希:早晨的云霞随着自然变化而呈现绚丽光彩,这般耀眼的光芒世间少有。

5.精卫衔木石,谁能测幽微:精卫鸟口衔木石立志填海,谁又能揣度它内心深处的想法呢。

全译

青鸟于茫茫海上自在遨游,斑鸠在丛丛蒿草间低空飞翔。

它们沉浮境遇大不相同,但各自的羽翼都有归处,各适其适。

自由自在地飘荡,如此便可度过一生,在这广袤无垠的天地间,又何须执着于是非对错。

清晨的云霞,顺应自然变幻万千,那绚烂耀眼的光彩,世间罕有。

精卫鸟坚持不懈地衔着木石,立志填平大海,它内心深处的执着,又有谁能真正测度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