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第146章 倭使朝贡,文化输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6章 倭使朝贡,文化输出(2 / 2)

一本《基础汉字三百》:选取最常用的三百个汉字,标注发音(用近似的倭语发音标注)和含义,配着图画(比如“山”字旁边画一座山)。

一套《农桑要术》(简化版):用图画和简单文字,讲解选种、施肥、灌溉、织布的基础技术。

一面铜制令牌,上面刻着格物院的徽记(圆规矩尺),背面刻着“兴元”二字。

“这三百个字,让你们的贵族子弟学会,下次来的使者,要能直接跟我说汉话。”赵宸指着《汉字三百》,“这套农桑书,带回去教给你们的人,按上面说的做,你们的粮食会更多,日子会更好。”

他拿起那面令牌:“这面令牌,可保你们商队在辽东、三韩地界畅通无阻,遇到麻烦,出示令牌,兴元城的军队会相助——但前提是,你们不能主动惹事,更不能与其他部落勾结,背叛兴元城。”

卑弥呼捧着这三样东西,手微微颤抖。她听懂了赵宸的意思:兴元城要的不是表面的臣服,而是从语言、技术到思想的全方位认同。这比单纯的武力征服更让她感到震撼——接受这些,意味着狗奴国将深深打上“兴元”的烙印。

但看着兴元城的繁华与强大,想到部落里对铁器和粮食的渴望,她没有犹豫,双膝跪地,将令牌高举过头顶:“卑弥呼代狗奴国,谢赵大人恩赐!我等必遵教诲,学汉字,兴农桑,永为兴元城藩属!”

赵宸扶起她,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不喜欢‘藩属’这个词。我们是‘盟友’——你们给我们提供铜和金,我们给你们提供技术和保护,互相帮助,共同变好。”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会派五名工匠和三名识字先生,随你们回去。工匠教你们打铁、织布、筑水坝;先生教你们认字、记账、看懂农桑书。他们的吃穿用度,由你们负责,若他们受辱或被害……”

他没有说下去,但眼中的寒意让卑弥呼心头一凛。

三日后,卑弥呼带着工匠和先生,以及满满三船的回赠(五十架曲辕犁、两百把铁刀、五百斤盐、十台简易纺车),踏上归途。临行前,赵宸特意嘱咐工匠:“先帮他们打一口深井,再建一座小型熔炉,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站在城头目送倭使团远去,魏平有些不解:“大人,派工匠和先生去也就罢了,为何还要给那么多东西?他们不过是个小部落。”

“小部落,也能成大气候。”赵宸望着东方,“语言通了,文字同了,技术一样了,想法就会慢慢靠近。等他们的孩子都开始念‘人要吃饭,需种田’,等他们的首领能用汉字写国书,还用得着我们出兵征服吗?”

他指向格物院方向,那里,墨家弟子正在编写《倭语-汉语对照手册》:“文化和技术,才是最锋利的剑,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数月后,从狗奴国传来消息:兴元城的工匠帮他们打出了第一口深井,井水清澈甘甜;熔炉炼出了纯度更高的铜;孩子们开始用树枝在地上写“汉”“兴”“元”等字;卑弥呼甚至用刚学会的汉字,给赵宸写了一封感谢信,字迹虽稚嫩,却笔画工整。

赵宸看着那封信,嘴角露出微笑。他知道,文化输出的种子,已经在倭国的土地上,悄然发芽。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兴元城的影响力,正沿着海路,以一种温和却坚定的方式,向更广阔的世界蔓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