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第151章 活字印刷,知识爆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 活字印刷,知识爆炸(1 / 2)

兴元学宫的学生们最近发现,先生们讲课不再只靠口述和板书,偶尔会拿出几页“纸书”——上面的字排列整齐,墨迹均匀,比手抄本清晰百倍。这些纸书来自格物院的一个秘密工坊,那里正进行着一项足以颠覆知识传播方式的试验。

工坊内,墨离带着三个墨家弟子,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拇指大小的泥块排列在铁板上。每个泥块上都刻着一个反写的汉字,笔画清晰,大小统一。这便是赵宸根据“毕昇活字”原理,让格物院研制的“陶活字”。

“再检查一遍,‘格物致知’四个字,不能错。”墨离用镊子夹起一个“物”字,与旁边的“格”字对齐,确保每个字的底部都与铁板上的“基准线”贴合——这是赵宸的要求,所有活字高度必须一致,误差不超过半毫,否则印刷时会出现字迹深浅不一的问题。

活字印刷的研发,始于赵宸看到学宫学生们手抄教材的艰辛。一本《九章算术》,十个学生抄,抄出来的版本各异,错漏百出,严重影响教学。他记得穿越前的历史课本上提过北宋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便画出简图,让墨家弟子尝试复原。

最初的尝试充满挫折:

木活字易变形,遇水膨胀,字迹模糊;

泥活字烧制温度不够,易碎,吸墨不均;

排版时字与字之间间隙难以控制,印刷出来的页面歪歪扭扭。

墨离带着弟子们反复试验,最终找到解决方案:

陶活字:选用细腻的胶泥,反复揉捏,制成字模后阴干,再用松木火低温慢烧三日,使其坚硬而不脆裂;

字模标准化:所有活字均为“一寸见方,半寸高”,笔画粗细统一(参照学宫的“标准字体”);

排版术:用带方格的铁板,按“行”“列”定位,活字间用细铜片填充间隙,最后用蜡固定,确保版面平整。

“可以试印了。”墨离对负责印刷的弟子点头。

弟子们将调好的墨汁(用松烟、动物胶和桐油按比例混合,黏性适中)均匀地刷在排好的字版上,铺上特制的“宣纸”(兴元城新研制的,比普通麻纸更细腻),用“镇纸”(包着棉布的木槌)轻轻敲打,再小心翼翼地揭下——一张印有“算学部第一课:整数加减法”的页面,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成了!”工坊里爆发出一阵欢呼。

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的优势立刻显现:

灵活:一个字模可反复使用,错字只需更换单个字模,无需重雕整块版;

高效:一套字模(按常用字三千个,每个字备三个)可同时排五块版,日印千张;

低成本:制作一套字模的成本,仅相当于雕十块版,但使用寿命远超雕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