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朝于每周一、三、五举行三次,所有在京官员均可参加,地点改至奉天殿,时间则定于辰时开始,午时结束。
原本的早朝需官员于寅时起床,经过半天的折腾,即便皇帝也常常疲惫不堪,精力消耗巨大,且效率不高。
并非人人都能如太祖和崇祯般坚持,因此这是朱慈烺登基之后,迫切改革的一项,天还没亮就被叫醒的感觉太难受了。
在京各部官员,只要达到相应级别均可参加常朝,主要议程为各部汇报工作情况及提出建议,众官员共同讨论。
涉及军国大事的决策则由内阁和军机处内部商议,不再公开讨论,这样避免各官员相互的攻击扯皮,还能做到保密。
正常情况下,各部门官员,从大到小皆每天辰时上班,戌时下班,中午休息半个时辰,并建立了请假考勤制度。
皇帝也不例外,无特殊情况,必须在内阁或者军机处值班,批阅内阁呈上来的奏疏,有异议的地方,便直接可以开会讨论。
制定好朝廷的工作制度之后,朱慈烺直接将官员原本的待遇提高了三倍,并且取消粮食发放,直接发银子。
因为大明官员的工资实在是太低,以至于贪墨都成为了朝廷惯例,因此不如直接提高官员的待遇。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但有些迫在眉睫的问题,现在必须要解决,那便是西南四川的问题。
五月十五日,内阁第一次扩大会议便在文化殿召开,因为涉及军事方面,所以军机处几位军机大臣也悉数到场。
此次会议的主题便是应对四川的计划,根据西边传来的军报,清军在击败李自成之后,便放弃了武昌,撤到长江以北。
而李自成率领顺军残部也逃到九宫山附近,消失的无影无踪,若是进军四川,必须接管武昌等地,还要找到李自成。
根据原本历史上的记载,李自成会死在九宫山,这个时空发生了那么多变故,现在李自成死没死,朱慈烺也不能确定了。
内阁一部分成员认为,一直认为必须优先消灭流窜于湖光的李自成残部,一是为崇祯帝复仇,二生怕他会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威胁南京的安全。
堵胤锡却认为,必须尽快进军四川,一旦张献忠占据四川,从而养精蓄锐,对大明的威胁更大。
朱慈烺也同意堵胤锡的意见,他知道除了李自成残部,顺军还有李过和高一功率领的一路主力。
若是对李自成赶尽杀绝,势必会影响其它地区,新朝虽然建立,但此刻大明年仅仅对山东、江南地区控制的牢固,免生其它祸端。
经过讨论之后,内阁决定了向四川出兵的计划,同时派人前往湖广,想办法对李自成进行招抚。
大明现在的可战精锐,只有不到十万人,还得防备清廷,因此最多只能派遣一个军团前往四川。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