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无论陈近在洛京朝廷内分量如何,明面上他是大宁名正言顺的大将军,危机时刻有调动地方郡县兵马的权限。
如今太行山匪再度作乱,此时此刻,就是“危机时刻”。
陈近迅速集结了附近的郡县兵,匆忙迎战太行山匪。
并州的郡县兵可不像凉州那边的郡县兵被文照搜罗起来统一集训过,他们是大宁朝地方武装平均水准的代表,善于欺男霸女而不善战斗。这样仓卒乌合,若是对上当日韩仪带领的叛军,只怕打不了一刻钟就会迅速溃败崩盘。
然而幸运的是,对面没有韩仪,有的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在文照离去、韩仪身故以后,并州大地再度回归了以往青铜级别的匹配机制,陈近和太行山匪们开始了菜鸡互啄。
而陈近终究是主持过凉州大战后勤军务的,虽说他只负责坐镇中央,督促各部及时办事,但到底参团打过高级副本,级别还是实打实的高出太行山匪一级。且他大将军的名头颇为唬人,郡县兵们一时不敢放肆摸鱼,倒是结结实实地跟太行山匪打了一仗。山匪们后继乏力,前头刚吃了点亏大部就开始松动,匪首不得不紧急下令撤回山中。
陈近赢了!
这不仅仅是陈近个人在军事上迈出的一小步,更是今文经学派迈出的一大步!要知道马燕身死、周梧免职,今文经学派被打得全方面败退,实力已是大不如前,这才放下成见和以前看不上眼的外戚结交,没想到陈近还真给了他们一个惊喜!
这一仗虽小,若运作得当,未必不能成为他们当前困局的突破口!
曹栋心潮彭拜,当即提笔草拟文书,拉踩左达的同时大力吹捧陈近此战之功,辞藻华丽、斐然成章,几乎把陈近吹成了霍骠骑在世。
这封文书被十万火急地送到洛京,摆在了皇帝姜望的案头上。
陈近是姜望的大舅子,此番前去并州也是姜望点头首肯的,他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姜望自然也十分欣喜。今文经学派更是闻风而动,夸赞吹捧陈近骁勇善战的文书如雪片一般飞上北君山,鼓动姜望不如让陈近乘势将太行山匪一举剿灭。
自文照上任凉州刺史起,北境安定,凉州大地一派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大宁的心腹大患北戎缩头不出,就更显得并州太行山叛贼们刺眼可恶,于是姜望御笔落下,遣三万大军兵发并州,由大将军陈近调遣,此战务必彻底剿灭太行逆贼。
一场因左达下山而引发的小规模战斗就此被引爆,当朝廷的三万大军到达并州时,也意味着并州大战2.0版本终于启动。
不管是陈近、曹栋、左达还是整个今文经学派,都对此战寄予厚望。尤其是陈近,他期盼着自己也能如文照那样,通过并州之战建立属于自己的不世功勋……不,不止如此,他要比文照走得更远、爬得更高!
他率领三万大军开始对太行山逆贼们发动总攻击,试图功毕于一役,可叛贼们并不愿意按照陈近期待的剧情来。眼见朝廷大军气势如虹,人数、士气皆远胜于自己,太行山叛贼们迅速脚底抹油——跑了。
叛贼们躲回太行山中做了缩头乌龟,任汉军怎么叫骂都不肯探头,陈近记着此前乐玄的教训,不敢轻易派兵上山,只派了小股兵力上山试探,但无一例外均被叛贼们所剿灭了。
眼见朝廷大军不敢上山,叛贼们可就浪起来了,他们仗着自己熟知地形,时不时地下山袭扰,谨遵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原则,打得一手好游击,闹得陈近烦不胜烦。可每当他下定决心要冲上山打一场大战的时候,叛贼们又会躲入深山,偃旗息鼓一段时日,等到陈近恢复冷静时,再窜出来搞事。
如此反复拉扯,原本以为浩浩荡荡的大战,一拖便是一年半。朝廷大军与太行山叛贼们彼此各有些小胜小负,输赢总不能定论。
大将军陈近已由一开始的踌躇满志,变成如今的灰心丧气。而宁朝大地的另一头,却有人怀揣雄心壮志,正厉兵秣马,决意要铲除北戎这处心腹大患。
文照坐在凉州刺史的书房内,翻阅赵瑜所带来的敖敦部落首领乌图赫勒的手书。
“乌图赫勒来报说,今年雨水丰沛,北戎牛羊的出栏量比以往高出三成,很多部落首领同西域列国通商,如今正富得流油,他们手里捏着大把的钱财不知该往哪儿花,乌图赫勒正盼着咱们多给他进些货物,他好大赚特赚呢。”赵瑜笑盈盈地道。
文照擡手将信纸放在烛火上烧成了灰烬,略含嘲讽地道:“乌图赫勒那厮,两年前叫他和我们做生意时还是百般的不情愿,如今倒觉得香了。”
赵瑜道:“不止是他,北戎泰半部落首领,只要是尝过咱们大宁商品甜头的,就没有不上瘾的。”
能不上瘾吗?自己手里捏着成群的牛羊、无数的奴仆与金银,却没处去花,每日里只能看着牛马呲牙,这样的人生是多么的富裕而又空虚寂寞啊。而就在此时,宁朝的珍奇商品摆到了自己面前,那些蜀锦是那样的华丽、明珠是那样的璀璨,精盐、茶叶与葡萄酒又很好地抚慰了他们的唇舌与肠胃,他们为什么要拒绝这一切呢?
……什么?檀述耶不准?那就先瞒着他好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