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秀才娘子养家日常> 第107章 第 107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章 第 107 章(2 / 2)

因为大多数村民家里没有牛,光靠人力这是个大工程,宋彦怕在施肥上浪费太多时间,耽搁了春种得不偿失。

林青给他出了个注意,县衙鼓励农户买耕牛,银子不够可以去县衙借,不收任何利息,三年内还清即可。宋彦觉得这个办法十分可行,很快县衙刚到账上的银子就这么花出去一大笔。

相应的吉宁县内耕牛的数量剧增,春耕的速度也提升了不少,五月上旬整个县内的田地差不多都种完了。

陆文昂冷眼看着宋彦所做的一切,他在心里冷笑,宋彦总有一天你会后悔。

这两个月,林青忙得脚不沾地,每天天不亮就要出城指导村民种药,夜里才到家。有村子离县城较远她就干脆住在村民家里。

等地种完了,林青又黑又瘦,把林冬心疼坏了。“你都有教他们,为何还要去村里?”

关于育种等知识,林青集中把人叫到县衙教了一遍,但她还是不放心,这才让大力赶车,刘翠陪着一个村子一个村子亲自看,手把手地教了一遍又一遍。

“村民大多不识字,很多事不懂,出一点错药种就出不苗,必须得盯着。”林青一边揉着酸痛的腰一边给妹妹解释。

林冬咬着嘴唇,“银子都花出去了,到时候收不回来怎么办?”

药材种子林青免费提供,光买种子的钱就不少,还好丘朗给送来一些种子,不然买种子都得把林青掏空。

“做什么事情都有风险,若是前怕狼后怕虎畏缩不前,那什么事都做不好,即便有万一,损失也是我们能承受得起的。”嘴上这么说,林青心里还是有一定把握。

除非吉宁县遭遇罕见灾害,庄稼颗粒无收,她白忙活一场,所有投入都打水漂。不过那种情况十分少见,林青觉得她不会这么“好运”刚起步就碰上。

林青以为自己不会那么倒霉,然而这一年夏季吉宁遭遇了几十年都没有过的洪涝。从七月下旬开始下雨,就没怎么停过。若不是年前把河道清了,河堤加宽加固,吉宁的庄稼真有可能颗粒无收。

下雨的日子,宋彦坐立不安,林青也好不到哪里去。俩人一个第一次做县令,一个第一次开始事业,若是在吉宁这里折戟,可真要伤心死了。

外面下着大雨,两人在屋里商议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能做什么样的挽救措施。林青绞尽脑汁把后世的补救方法想了一遍,适合现在用的就都说给宋彦。

天有短暂的放晴,他俩就往城外跑。哪里河道赌了,宋彦立刻组织人清理,再下再堵就再清理。

在第一次洪水漫堤时,宋彦找来本县地图与县衙众人商议,想把几个地势低洼村子的村民转移到县城来。这种事以前县衙从来没做过,也没听说哪个官这么做过。段千等人犹豫不决,都说宋彦想多了也做多了。

宋彦“一意孤行”做了此事。几个村子的人加起来也有百十来号,吃住成了大问题。不得已宋彦出面让县学放了半个月假,把人都安排在县学内。锅灶都是临时搭的,各家各户的粮食都有带出来,所以吃食基本不用县衙管。

八月上旬天气开始放晴,住在县学的村民回村后都傻眼了,离开前好好的村子此时已经是一片狼藉,还完好的房子没剩几间。人们都是一阵后怕,当初对县令的抱怨都变成了感激。只有几个不信邪、死都不肯离家的人,随着他们的房屋不见了踪影。

地势高的村子也有房屋倒塌,但情况不严重,宋彦没去管。眼前最关键的是挽救倒了大片的庄稼。秧苗扶正、清理叶片,大部分都可以恢复过来。对于无法挽回的低洼处干脆重新种别的。

宋县令一刻都不敢耽搁,一边派人继续清淤河道,尽快把农田里的水排出去,一边让村民全家上地扶秧苗。上至八十老妪,下到几岁孩童都上自家地里扶苗。

全县人都在地里忙,也见到了成效,前一天扶起来的苗,第二天就有恢复的迹象,村民们更加不敢懈怠,恨不得晚上都要去地里清淤扶苗。

洪水过后庄稼大多会有虫害,林青想不出防虫的办法,只能告诉宋彦稭秆等烧过后可当肥料,也能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于是宋彦又组织村民给农田施肥。能想到的宋彦全都做了,结果如何看天意了。

那些无家可归的村民在救了庄稼之后,便开始盖房子。有的人家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盖房,迟迟没有动工,全家就住在树枝搭建的窝棚里。宋彦只好再从县衙拿银子借给村民盖房,和买耕牛时一样,三年内还清即可。

文书上写的三年内还清,但宋彦心里没底,以村民们以前的收入,三年内真的能还清欠款吗?若是不能,那这件事便是他履历上的败笔。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身为一县之长,总不能看着百姓无房可住。

“没事,一切都会好起来。”林青安慰他,“从全县范围看被淹毁的农田并不多,所以你大可放心。”

宋彦揉揉眉心,“我是担心村民三年后还不上我银子。”

林青拍拍他肩膀,“放心,明年大概就能还上。”这几日宋彦下乡,林青也没闲着,到处走到处看,看完后她放心了大半。

药材大多种在排水好的高地,受灾并不严重,大水过后又及时补救。选择种药材的人家最少种了二亩地,这二亩地药材卖出去,还县衙的银子即便不够也差不了太多。

宋彦眯了眯眼,真如林青所说,他或许可以因祸得福,毕竟没人这么做过。不过结果至少还得等一两年才能看到,还是先顾眼前吧。

不久后宋彦才知道附近几个县受灾极严重,事后没有及时补救,整个县农田几乎毁了一半,导致这一年秋赋税大受影响。

而吉宁县单亩地的粮食产量还比去年增加了,段千拿着账簿百思不得其解。

叶明远两腿一伸大咧咧坐到椅子上;“县令让村民用的法子管用了呗,这要是没有今年这场洪水,亩产肯定会更高。”

“嘶!”段千眉毛拧成一个疙瘩,“你说宋大人年纪轻轻如何懂得种田?他那个夫人也是,说起种田头头是道。”

“这我可不清楚,我知道咱们这位县令大人真能折腾,自从他来了以后我做的事,比之前几年都多。”

段千点头:“这话倒是不假。”自从宋彦上任,县衙每个人都忙得团团转,也就县丞陆文昂一人清闲。主要是他不听宋彦指派,后来宋大人干脆不鸟他了,本该由陆文昂做的事全都交给旁人。

为此陆文昂还与宋彦理论,于是宋彦就派他去乡下查看灾民建房情况,陆文昂恼了,甩袖子走了,好几天没来县衙上值。

“他若再看不清形势,可要吃大亏啰。”段千道。

叶明远嗤笑,对陆文昂满是不屑,“县令都亲自下村,他陆文昂在县衙待着还甩脸子?我天天往外跑,瞧瞧我都累成什么样了?我敢说一个不字?惯得他。”

段千看了看黑不溜丢的叶明远没说话,他主管账目财物,所以宋彦几乎没让他往外跑过,这个夏天估计就他和厨娘在县衙待的时间最长。

“累也是值得,若还是钱大人做县令,你想想会有什么后果?”段千的话让两人都沉默了。

若是钱英做县令,首先河道不会清理这么彻底,只会应付了事,那么今年夏天吉宁县也会和周边几个县差不多。因为是天灾,他们这些人不会被问责,但是百姓的日子却不会好过。

“我听说其他几个县已经向朝廷要救济粮了。”叶明远把头探向段千,“你说咱们是不是也该要点?”

“我看你是脑子不想要了。”段千白了他一眼,“谎报灾情是闹着玩的?你有几个脑袋够砍?”

叶明远讪讪道:“我就这么一说,宋大人也不可能同意。他媳妇又招人又买车买马的,听说是运送药材,春天种下的苗才长多大?几百斤菊花和金银花用不着这么多人运送吧?”

段千:“听说莱州府巴云县今年大丰收,夫人在那里种了不少药。”

与吉宁相隔不过千里,巴云县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药材也是大丰收。十月初丘朗就写信来问林青何时过去运药材?第一批货已经快出来了。

收到丘朗的信,林青立马找来丁奇,两人商议后买马买车,又招了两个长工。杜全领着他的五人小队经过几个月的奔波,总计签下了三十几单。数量不多,总数也不大,这个可以理解,毕竟没有看到实物,人们还是不信他们。

丁奇拿着签下来的三十六张单子,带着人赶上车直奔巴云县找丘朗。大力和大山也跟着去了。大力以前跟过药商跑车,多少有些经验。

原本林青也想回巴云县看看,但宋彦说知府要来吉宁。吉宁种植药材这事她起的头,知府来时,林青最好在,如此她便没去。

大约半个月后,南都府知府、宋彦的顶头上司来了吉宁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