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看着郑亨就这样离开,心头恨到了极点。
紧紧抓着龙椅的扶手,牙关紧咬,此刻他恨不得直接将郑亨给砍了。
刚才郑亨丝毫的没有顾忌,这么多人看着,让他颜面扫地。
可朱瞻基又很明白,他要是将郑亨杀了,那么他便彻底不用想着和朱高煦在正面碰一碰了,大军恐怕都得直接原地哗变,直接原地挟持他投降朱高煦。
想着这些,朱瞻基对这些武将勋贵,是一点都没有好感,甚至对朱棣,都有一些怨言。
这些武将勋贵一直就想着支持朱高煦,明明这些人是朝廷的将领。
而对朱棣,完全是因为朱棣在世时,一直不让他和朱高炽碰军权,导致他根本就没有能够在军中有威望的心腹将领。
他所拥有的军中心腹,都还是后面他跟着朱棣一起出征,他慢慢所培养出来的,但如今,还根本就没有出头,根本无法掌控大军。
良久,朱瞻基让这些人做好随他一同主动出击的准备,先行集结大军,便让这些人离开了。
回到屋内,忍无可忍的朱瞻基直接将能够看见的物件全部打翻在地,仿佛这样才可以发泄心头的怒气。
外面的太监与宫女听着这些声音瑟瑟发抖,他们很怕朱瞻基的怒火燃向他们。
然而朱瞻基还是有理智的,发泄一会,拿着一个装着蛐蛐的瓷罐开始玩了起来,让自己短暂沉浸在暂时的欢乐之中。
另一边的朱高煦,经过漫长的行军,总算快要来到顺天北平。
大营内,朱高煦正在看着沙盘,看着朱瞻基的布防。
这一路走来,大战几乎没怎么打,沿途之地,绝大部分几乎望风而降,根本没有出兵攻打。
唯有少部分之地,虽有抵抗,但也被轻易的破城拿下。
“殿下,再行军五日,即可抵达北平城外!”
朱高煦旁边的朱武、蔡福等人满脸的兴奋。
在大汉实力强大之时,他们就已经产生过朱高煦带着他们打回大明的想象,只是朱高煦以前态度太过坚决,只对外开疆扩土,丝毫看不出有想要打回大明的想法。
为此,他们也只得将这样的想法掩藏在心中,不断向外开疆扩土。
而如今,他们终于是打回来了,就剩下北平的朱瞻基,大明天下,就可以彻底平定了。
当初他们跟随朱高煦出去,如今跟随朱高煦打回来,中途又为开疆扩土极多,只要朱高煦称帝,他们每一个人,地位都将会进一步提升。
尤其是像朱武这些小一辈的人,一个家族要出现两代勋贵了。
朱高煦看着激动的众人,也是笑了。
“看你们这样子,一个个的都等不及了啊,既然这样,那就....”
朱高煦正准备打趣一下众人,这时枚青突然慌张的跑了进来。
“殿下,大事不好,朱瞻基将大明北地边军全部调回北平,开平等诸多边塞之地以及卫所被全部放弃,如今大明的边地已经缩到长城进行防守。
但边军几乎都被抽调到了北平,如今长城的明军,极为稀少。
另外王斌的大军已经将瓦剌与鞑靼逼迫南下,可在边地,已经没有成建制的明军了!”
“什么!”
朱高煦听到这个消息,满是不可思议,更多的是不可置信。
他怎么想不到,朱瞻基竟然丧心病狂到这种地步,居然将大明边军全部都调集南下来对付他了。
朱高煦来不及愤怒,如今朱瞻基做出这样的事情,他必须要进行补救。
朱高煦看向地图,皱眉紧紧看着。
一旁的蔡福、朱武等人却是已经忍不了了。
“殿下,立即北上吧!只要我们尽快解决北平,末将愿率军北上,彻底灭了鞑靼与瓦剌!”
一众人全部请战,他们也被朱瞻基的这个操作给整气到了。
这个人是觉得自己没希望了,就这样霍霍大明的吗?就这样置大明边地百姓于不顾的吗?就这样放弃那些边塞之地吗?
身为武将,这种行为无疑是他们最为可耻又可恨的。
他们在外面时,不断开疆扩土,这个朱瞻基不思开拓疆域便罢了,反而还舍弃大明疆域,这让每一个人都感到无比的愤怒与耻辱。
朱高煦看了一会地图,并没有理会众将,当即肃然下令。
“加急传令朱荣、谭忠,立即放弃前往顺天,留下部分大军驻守防止朱瞻基向东北逃窜后,立即率领大军北上!
告诉他们两人,集结手中全部可以集结的兵力,本王给他们临阵专断之权,凡事可战后上奏,与王斌一起,解决鞑靼与瓦剌!
再加急传令张辅,无论手中有什么紧要的事情,接令之后立刻让他从甘肃立即北上,对瓦剌、鞑靼发起进攻!”
朱高煦如今能够想到的解救方式,就是只能让朱荣与谭忠那里的两路大军以及张辅那一路的大军立即北上了。
现在他能够调集的,也只有这些兵力,若是还不行,就只能等他解决了朱瞻基,再行北上。
朱高煦一时庆幸,庆幸朱棣才将鞑靼重创,瓦剌也被朱棣一起削弱了一些,要不然全盛的鞑靼与瓦剌一旦得知大明放弃边塞,在他大军的外部压力下一起南下攻破长城进入大明腹地,朱高煦都不敢想那个后果有多严重。
尽管他过后可以将进入大明的鞑靼与瓦剌大军消灭,可一旦让鞑靼与瓦剌的大军进来,经过几百年摧残的北地,在大明几十年的治理下好不容易恢复,又将会被摧毁。
那个结果,是他完全无法忍受的。
即便他将瓦剌与鞑靼全杀了,也无法挽回这个损失。
如今,他只希望自己的补救措施能够来得及,他只希望鞑靼与瓦剌不要那么早知道这个消息,不要这么快南下。
只要朱荣与谭忠的大军过去,只要能够过去,一切就都还来得及。
做好这些,朱高煦随即看向众将。
“传令!全军立即拔营,目标北平,急行军!”
“是!”
朱高煦现在是一刻也不想等下去了,他必须要尽快的解决朱瞻基。
朱高煦现在都无比的庆幸,庆幸自己没有答应朱高炽的请求。
看看朱瞻基做的这些事,这个人,留着干什么?
朱棣以及大明将士打出来的边地,这是永乐一朝,大明皇帝以及明军一寸一寸向北扩张的边塞之地,就算是换成朱高燧来都做不出这种事情来,偏偏朱瞻基就做了。
历史上朱瞻基的宣德缩边,都很让他想不通,明明那时的大明,经济在回升,军力也是在巅峰时期,不向外开疆扩土就算了,反而不断放弃边地。
现在,朱高煦似乎有些想通了。
到底还是这个人不行,这个人的思想,就出了大问题。
朱允炆虽然这不行那不行,但这人起码有一点好,那就是朱元璋打下来的地方,他不敢丢!
朱允炆虽然不重武,虽然不会有什么开疆扩土这样的壮举,虽然朱允炆听信小人,不会用人,可以说有着众多缺点,但起码,朱允炆能够做到守成!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