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便把事情的经过讲述了一遍。
常升听了之后,冷笑了一声:“朱高煦不过一武夫罢了,比起他大哥朱高炽,那可差多了,尽给他大哥当枪使了。”
就他这样的人还想成为李世民?简直让人可发一笑。”
朱允熥强忍着疼痛,笑了笑道:“这事儿也不能全怪朱高煦,好像朱棣是在他的面前说了些什么,否则,他也不能那么拼命。”
“当年,李渊为了笼络李世民,不也说过要把太子之位让给他吗?结果怎么样呢?还不是不了了之?”
朱允熥手扶着伤口:“可能,这就是做帝王常用的伎俩吧。”
常升就问:“你将来有何打算吗?”
“我只想种田。”
“什么?种田?”常升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你一堂堂王爷,就躲在这里做一名农夫吗?”
朱允熥站起身来,在草堂里来回走动:“舅舅,你说错了,我早已不是什么王爷了。”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你看到没有,朝廷三番五次派人来杀你,你若再不反抗,最后,恐怕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常升神情忧虑。
此时,赵灵儿已经做好了几个菜,端了上来,还有一壶杜康酒:“舅舅说得没错,我们必须得反抗,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最近一段时间,已经来了三波人,还不知道以后,还会来多少刺客和军队呢?”
朱允熥为常升满了三杯酒,也给自己满了三杯:“不管怎么说,这一次多亏了舅舅你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外甥敬你!”
常升一口气把酒都喝干了,把手一挥:“咱们是一家人,说那些干什么?不过,舅舅此次前来,除了带来了这几百人马,还有一些金银。
如果你想招兵买马的话,你且全拿去,应该可以够你凑齐一支千人的骑兵。”
“你哪来那么多的钱?”朱允熥笑问道。
“咱们做将军的,不得为自己准备一点吗?
其实,舅舅并不是一个贪心的人,如果我想贪钱的话,那就远远不止这些了。”
应该说,常升说的是实话,以他国公的身份,想贪点钱,那不是太容易了吗?
朱允熥的目光看着赵灵儿和常升,悠悠地说道:“你们都说错了,如今,天下大事已定,朱棣已经做了皇帝,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若是抗争到最后,只会给天下的百姓带来灾难,这不是我想看到的。
我只想在这里种田,将来改造社会。
难道说你们想让靖难之役再重演一遍吗?”
赵灵儿和常升听了之后,都默默无语。
朱允熥站起身来,在草堂内走来走去,接着说道:“本来咱们大明蒸蒸日上,可是一场靖难之役给咱们大明带来了多么深重的灾难啊。
老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经济倒退数十年,死伤的军兵数以万计,整个社会十分凋敝。
既然我已经被废了,被发配到此处种田,那么,我就安心地种田,将来,倘若能摸索出一套经验办法在全国推广,提升百姓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他们的收入。
那么,我将是一个对社会、对百姓有贡献的人。
倘若我再拉起一支队伍和朝廷对着干,那么,这些军费开支从哪来?
还不得从百姓的头上搜刮来吗?
那样一来,我岂不是加重了他们的灾难?”
常升听了之后,点了点头:“看来,还是你的格局大,觉悟高啊,舅舅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朱允熥的目光落在了常升的身上。
他发现舅舅已经不再年轻了,胡须也有些花白了,额头上也长满了皱纹,脸上的皮肤显得有些松弛,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意气风发。
“舅舅,如果你不想入朝为官的话,就把你手下的那些军士都解散了吧,解甲归田,做一个安善的良民。”
常什的表情有些犹豫,他没想到朱允熥给他出这么一个主意。
因为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解甲归田,他感觉到自己作为一名将军,除了打仗之外,好像别的什么都不会了。
常升再次端起酒杯,喝下了一杯酒:“既然你想在这里安心地种田,那么,舅舅就不打扰你们了。
舅舅给你留一些钱财,然后,再留一些人手帮着你种田。”
闻言,朱允熥却摇了摇头:“不用,我们现在在这里也花不了多少钱,要那些钱也没用!
另外,人多了,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反而不好!”
常升他执意不要,也拿他没办法。
第二天早上。
常升率领着手下的人马离开了。
赵灵儿看着常升他们离去的背影,不由地问道:“允熥,咱们这样做,合适吗?
倘若朝廷再派刺客来刺杀咱们怎么办?”
“我料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有刺客来了,咱们就安心地种田好了。”朱允通胸有成竹。
京师。
奉天殿。
朱棣正坐在文案里阅览奏章,姚广孝垂手侍立在一旁。
朱棣看得有些乏了,把手中的奏章放下了。
他抬眼看向姚广孝:“斯道,听说你建议太子派人去刺杀朱允熥了?”
“这——,”姚广孝心里一惊,没想到这事儿都让皇上知道了,他双掌合十,“阿弥陀佛,贫僧确实和太子说了那么几句。”
朱棣手扶着文案,看向姚广孝,问道:“太子刺杀成功了吗?”
“没有!”
朱棣又问道:“还有,朱高煦是不是到蜀地去了?”
“不错,确有此事。”
“他又去干什么了?”
姚广孝心想这倒好,朱棣是个明白人,什么事都瞒不过他。
朱棣叹息了一声:“朕夺了朱允炆的江山,可能天下有很多人纷纷在背后说朕的坏话,其实,
他们不了解朕的苦心。
朕并非为自己,而是为天下的百姓啊。
你看看朱允炆继承了皇位之后,都干了哪些事儿。
他除了会拿这些叔叔们开刀之外,就是宠幸齐泰、黄子澄那样的小人,惑乱朝纲,整个朝廷官员的升降、任免全由他们二人说了算,把整个朝廷内外搞得乌烟瘴气,朝廷的收入也在逐渐减少,百姓怨声载道,针对于这种情况,所以,朕才发动了靖难之役,以清君侧,朕哪里是为了自己呢?
朕不管是做燕王也好,还是做皇帝也罢,吃不过三餐,睡不过一榻,
而且,每日要操很多的心,比当初做燕王之时,操心操得更多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