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自从做了这皇帝之后,没有一天清闲的,总是有处理不完的事。”
姚广孝听了,双掌再次合十:“阿弥陀佛,陛下你可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君主啊,令贫僧十分钦佩。”
“朕不想让历史重演,朕若只会对自己的亲人下手,那样一来,朕和朱允炆又有什么区别呢?”
闻言,姚广孝的眉毛微微挑动:“陛下的意思是?”
朱棣轻轻地叹息了一声:“朱允熥已经被废了,朕已把他流放到属地去种田了,就让他在那里安心种田好了,民以食为天,咱们大明的粮食产量还是远远不够的。
就拿小麦来说,亩产不足一百斤,除去种子、肥料、人工和赋税等,几乎所剩无几,甚至亏本。
这也是咱们大明有那么多的荒地没有人去开垦的原因了。
倘若朱允熥在属地能够开发出一套办法,提升粮食的产量,这难道不是一件好的事吗?”
姚广孝听了,不由得称赞道:“陛下真是一个胸怀宽广,心怀天下的人啊。”
“所以,让朱高炽、朱高煦他们不要再去打扰人家了。”
“是!”
朱棣右手背在身后,左手抚摸着胡须,目光看向门外:“斯道啊,有一件事,我一直想和你商量。”
“陛下请说。”
“朕原来有四个儿子,但是,幼子朱高爔早夭了,这让朕十分悲痛啊。
如今,朕还有三个儿子,那便是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啊。
朱高炽年长,所以,朕为燕王时,封他为世子,现在立他为太子。
但是,朕心里总觉得他不类己,而且,他腿脚不便,好像没有帝王之相。
朕反而觉得朱高煦英明神武,打起仗来,几乎没有对手,堪比当年的项羽。
朕觉得他和自己颇为相像,而且,朱高煦长得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因此,朕有意更换太子,改立朱高煦为太子,不知你意下如何?”
姚广孝没想到朱棣会说出这样的话来,顿时大惊失色:“陛下,此言差矣,自古以来,废长立幼,取乱之道,请允许臣给你讲几个例子吧。”
朱棣端起茶碗,轻轻地吹拂漂浮在上面的茶叶:“你且说说看!”
“春秋时期,晋献公宠爱骊姬,后来,他就想把太子之位传给他和骊姬所生的儿子奚齐,
骊姬是一个非常有心机的女人,十分狠毒,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得到太子之位,她先是设计把原来的太子申生给害死了。
重耳那么英明,也被迫流亡在外,还有夷吾也被她逼得逃亡在外。
终于,骊姬的心愿达成了,他的儿子奚齐顺利地登上了晋国的王位,
但是,不久,奚齐被人杀死了,
晋献公的几个儿子之间互相征伐,
最后,重耳在外面流浪了很多年,回到了晋国,继承了君主之位,那便是晋文公。
但是,由于晋献公的几个儿子相互之间争斗,已使晋国的实力大大地削弱了。
再说赵武灵王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位君主啊。
他继位之后,实行变法,推行胡服骑射,把匈奴打得退避三舍,收拾了中山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赵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大有成为天下霸主的趋势。
赵武灵王甚至有吞并秦国的野心。
他一个人潜入秦国,去了解秦国的山川地貌,为赵国攻打秦国做准备。
本来一切都很顺利,
如果赵国把秦国给收拾了,那么,赵国就是天下的霸主了,这毫无疑问。
可是,到了赵武灵王晚年,他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他喜欢吴娃,
他和吴娃生的那个孩子名叫赵何。
于是,他便把长子赵章给废了,改立赵何为太子。
并且,在他正当壮年之时,把君主之位让给了赵何,自己自称主父。
他说让赵何主内,自己主外,在外面替赵何征战沙场,开疆拓土。
但是,最终的结果怎么样呢?
长子赵章被杀,赵武灵王本人也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中。
这难道不令人扼腕叹息吗?
三国时期,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开战,从表面上看,曹操打败了袁绍,实际上并非如此,是袁绍自己打败了自己啊。”
闻言,朱棣就是一皱眉:“你此话何意呀?”
姚广孝摇头晃脑,接着说道:“袁绍也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子袁尚。
原本袁绍只要立长子袁谭为继承人就好了,可是,他却偏爱幼子袁首。
这么一来,三兄弟之间,相互征伐,无休无止!
如果他们能够心往一处使,同仇敌忾,共同对付曹操的话,
那曹操又怎么可能会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呢?
荆州的刘表,他有长子刘琦,幼子刘琮。
其实,刘琦还是十分贤明的,
刘表却喜欢幼子刘琮。
他把刘琦逼得离开了荆州,在外领兵,驻守江夏。
让刘琮继位,
可是,刘琮太过年轻,他哪里懂得什么军国大事呢?
刘表一死,荆州的大权便掌握在蔡夫人和他的兄弟蔡瑁手中。
曹操的大军一到,他们便投降了,荆州数十万的水师便归了曹操。”
朱棣静静地听着,脸色越来越难看。
姚广孝手里拿着一串佛珠,在不停地摆弄着,继续往下说:“再说隋文帝,杨坚也算得上是一位有为之君了。
当年,隋朝人口达到900余万,而在唐朝初年的时候,全国上下的人口只有300多万。
隋朝那会儿的粮仓,粮食都堆不下了,都堆到了粮仓的外面。
隋炀帝打下了这么一片大好的江山,按理说,应该能够传至千秋万代,可是,他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隋文帝犯了什么错误?”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