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人用双手把老者从地上搀扶了起来,然后,对他和香儿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交给我了!”
那名老者和香儿再三拜谢,下楼去了。
那名丑陋的男子一看,急了,吩咐手下的仆从:“不许走,快把他们俩给我截住,别让他们跑了!”
那四名仆从刚要下楼去追,却被那个草帽一顿拳脚,全都打趴在地上。
那名丑陋的男子一看,心里也有几分紧张:“好小子,看来你还会点功夫,
今天就让你知道本侯爷的厉害!”
他也是真急了,说着从腰里拔出佩刀,奔着那名头戴草帽的人,就扑了过去。
两个人当场动手!
那草帽赤手空拳,并没有携带兵刃。
霎时间,厅堂里杯盘乱飞,桌子,椅子也被掀翻了。
朱允熥一看,这饭还怎么吃,只好在一旁看着,替那个戴草帽的男子担心。
谁知两个人打斗不过数合,那名丑陋的男子右手举刀,砍向那个草帽的左肩,却被那个草帽飞起右脚,踢中了他的手腕。
那刀顿时飞了出去,刀尖一下子插入了墙壁,
由于用力过猛,半截子刀头都没了进去。
刀尾还在外面不停地抖动着,那名丑陋的男子的右手腕顿时肿胀了起来,直把他疼得杀猪般地叫了起来。
那个草帽跳上前去,又是一顿拳脚,把他的脸打成了猪头。
然后,大喝了一声:“还不给老子滚!”
那名丑陋的男子和手下的四名仆从下了楼,用手点指:“好小子,你等着我呢,有种你别走,我且回去搬兵!”
“你快去吧,老子在这里等你!”那个草帽丝毫没把那名丑陋的男子的话放在心上。
此时,有掌柜的上来了,一看这里狼藉满地,乱七八糟。
他苦瓜着脸说:“哎呀,各位大爷,小店乃是小本生意,你们这样折腾,咱们如何能赔得起?”
那个草帽用手一指那名丑陋的男子:“掌柜的,这事儿都是他引起的,你就找他要!”
掌柜的一听,心想那位是本地新来的侯爷,谁惹得起?
朱允熥问掌柜的:“那人是谁?”
掌柜的说:“你们还不知道呀,他乃是大将张玉之子,新城侯张辅,到这里为官不久,
他仗着他爹的功名,在这里为所欲为,欺男霸女,敲诈勒索,搜刮地皮,百姓也是敢怒而不敢言呐。”
朱允熥听了,心里也是吃了一惊,大将张玉,那他可是听说过的,大名鼎鼎,只是他在东昌之战中,为了掩护朱棣,战死了。
没想到这位就是他的儿子,可是,这父子俩的差别也太大了点儿。
那个草帽说:“管他是谁,难道我怕他不成吗?”
掌柜的命店小二把这里又收拾了一下,
朱允熥把酒席撤下,重新点了几个菜,请那草帽喝酒。
朱允熥施礼:“敢问这位英雄,你是何人?”
那草帽看着朱允熥,然后哈哈大笑:“小子,连我是谁,你都不认识了吗?”
朱允熥觉得这声音太过熟悉了,不由得仔细观看。
他大吃了一惊,因为坐在他面前的这个男子非是旁人,正是他的大舅常茂。
此时,楼上只有他们二人。
朱允熥看左右无人,一下子抓住了长茂的胳膊:“大舅,你不是死了吗?怎么会在这里出现?”
常茂哈哈大笑:“当初,大舅我不过是诈死罢了,我不装死,怎么能蒙混过关呢?”
朱允熥一听乐了:“那你胆子可真大,你连皇爷爷都敢欺骗。
要知道欺君之罪,可是掉头之罪呀!”
一直以来,朱允熥特别喜欢他这个大舅,
因为常茂性情豪爽,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的,和他二舅不一样。
此时,但见常茂走过去,把墙上的那把刀拔了下来,瞅了瞅:“张辅那小子不怎么样,这把刀还不错,我留着了,正好给我做应手的家伙!”
他倒也不客气。
朱允熥给常茂满了三杯酒,也给自己蒸了三杯:“大舅,我敬你!”
常茂一口气把三杯酒都喝下了,叹息了一声:“小孩儿没娘,说起来话长啊。
要说你皇爷爷那个人,心也忒狠了。
当初,我立了那么多的功劳,他都不记得了,
只因为一点小事,就要治我的死罪。”
朱允熥笑了笑:“那就是不是你的行为太出格了?”
“好像是有那么一点儿。”
“这些年,你都在哪里呆着的?”
常茂狼吞虎咽:“我能在哪里呢,我一直东躲西藏,就这么瞎混呗。
后来,我听说你被废了,被流放到这里。
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的,便赶来找你了,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你。”
朱允熥听了常茂的话,心里十分感动。
他语重心长地说:“一直以来,我以为舅舅你已经不在人世了。
为此,我哭了好几回,没想到你还活得好好的,今日能在这里相见,我真是太高兴了。”
“你这边的情况,最近怎么样啊?”常茂关心地问道。
朱允熥便把最近所发生的事对常茂讲述了一遍。
常茂一听就火了,大骂:“朱棣那个老王八蛋,朱高炽和朱高煦就是小王八羔子,
按理说,你才是嫡皇孙,这大明的江山本来应该是你的,不知道你那皇爷爷是不是脑袋进水了,竟然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
可是,朱允炆软弱无能,他能守得住江山吗?
你本来一个王爷做得好好的,你惹着谁了?
他们却三番五次地对你下毒手,其心何其毒也!
不如我这就返回京师,潜入宫中,把朱棣那老小子的脑袋给剁下来喂狗!”
朱允熥一听,赶紧拉住了他:“大舅,你的功夫我是知道的,那是相当了不起,是真正的无敌大将。
但是,皇宫守备森严,岂是你想进去,就能进去的呢?”
常茂端起酒杯,一口气喝干了,叹息了一声:“朱棣呀比起你皇爷爷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不但杀死了齐泰、黄子澄,而且,将铁弦凌迟处死,灭了方孝孺的十族,共800多口人。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方孝孺不愿意替他拟写登基诏书。
方孝孺骂他为臣不忠,为人不仁,为子不孝,叔侄相残,直把他骂得狗血喷头,气得差点吐血呀。”
朱允熥听了之后,默默无语。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