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试验成功了之后,我会把这些写成报告交给你的。
这样一来,有了这份报告就可以在蜀地率先进行推广,如果在蜀地推广成功了,再在全国进行推广。”朱允熥介绍说。
朱高炽拍了拍朱允熥的肩头:“好,真没看出来,你真是个有心的人呐。
你的思想很超前,令愚兄刮目相看,孤也要好好地向你学习啊。”
“兄长,你过奖了,我还得向你好好学习才对。
听说你当年以1万军队对50万,真是不敢想象,你是怎么做到的。”
人都是喜欢听恭维的话,尤其对那些有成就的过去总是喜欢津津乐道。
朱高炽也不例外。
只见他打开了话匣子,说起当年他是怎样保卫北平的。
朱高炽眼望着北平的方向,想起了那一次北平保卫战。
朱允炆登基称帝,是为建文帝,他在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下,大力削藩,矛头直指北平的燕王。
朱棣起兵反抗朝廷。
朱棣为了得到宁王的支持,将大部分的兵力全部带走了,只留下一万人马交给了朱高炽,让他守卫北平。
建文帝听说朱棣造反了,十分震怒,
但是,那时,老朱担心朱允炆继位之后,镇不住那些悍将,
先后把朝中的老将比如,蓝玉、冯胜和傅友德都给杀了。
情急之下,朱允炆启用了外表长得溜光水滑,夸夸其谈的李景隆,给了他50万的兵马,跨过黄河袭击北平。
李景隆意气风发,认为用50万人马去攻打北平1万人马,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
可是,等他到了北平城下,却发现北平已经今非昔比。
当年,徐达赶走了元靼子,将北平重新进行修建。
城墙又高又大又厚,护城河浅的地方3多深,深的地方50多米深。
城墙内还有瓮子,暗堡等,整个北平城就成了一座铜墙铁壁。
李景隆想要攻进去,谈何容易?
朱高炽由于身体肥胖,让他跨马征战,那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他把自己幼小的儿子朱瞻基带上了城头,和将士们说,如果北平被南军攻破了,我和儿子就一起死在这城头之上。
他一天只睡四个小时,和将士们在一起同生共死,很多的将士见朱高炽如此带头,都深受感动,大家一起同仇敌忾,共同对抗南军,打退了李景隆多次的进攻。
后来,燕王妃也登上了城头,
她组织女兵帮大伙儿运送粮食,搬运石头,陪着大家一起守城。
姚广孝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到了夜里,他让北平的军士穿上南军的服装混入南军,
和他们厮杀,
李景隆率领军队反击,但是,由于他们的服装是一样的,
虽然杀死了一些北平的死士,但是,同时也杀死了不少自己人。
就这样,李景隆被搞得焦头烂额,每天晚上,将士们都睡不好,想睡一个好觉都成了奢望。
李景隆没办法,只好率领军队后撤。
可是,这一撤不要紧,军心顿时乱了。
南军的将士以为李景隆要逃跑了,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姚广孝指挥军队虚张声势,趁机掩杀。
李景隆败退了下来,前后一个多月,愣是没把北平给拿下来,结果,却等来了朱棣回防的大军。
朱高炽北平保卫战可以说是朱高炽的人生的历史上最过辉煌的一笔了。
他说的津津有味儿。
朱允熥也听得入了迷。
朱允熥心想不管怎么说,人家能用一万军队对抗五十万的军队,这在历史上也是很少找的,1:50的比例,几乎没有啊。
总的来说,朱高炽之所以能够取得北平保卫战的胜利,主要在于他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而李景隆虽然兵马众多,却指挥失当,瞻前顾后,最终一败涂地,成为历史上的笑柄。
“兄长,看来你用兵如神呐,即使是古代的吴起、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和韩信那样的名将复生,也比不了你呀。”朱允熥故意说道。
朱高炽听了朱允熥赞美的话有一点飘飘然。
他挥了挥手:“允熥,你言过其实了。
我和那些名将怎么相比呀?
只能说孤侥幸取胜。
另外一方面,说明李景隆确实只会纸上谈兵,和那赵国的赵括差不了多少,或许还比不了赵括。
要知道赵括当年面对的是战神白起呀,
若换做秦国其他的将领,恐怕未必是赵括的对手。
所以说,虽然赵括败了,却败在白起的手下,也不算丢人。
而李景隆却把他父亲李文忠的一世英名给败得差不多了。”
朱允熥掸了掸身上的灰尘:“你不但善于用兵,而且,还是个很谦虚的人啊。”
朱高炽又挥了挥手:“有那么一句话,叫做好汉不提当年勇,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
我倒是觉得,如果让你去领兵打仗的话,倒是一个好手。”
朱允熥摆了摆手:“你可别开玩笑了,我哪里懂得什么用兵打仗呢?
让我种田还差不多。”
两个人又闲话了一番,朱高炽翻身上马走了。
朱高炽走了之后,朱允熥伫立在风中良久,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面对朱高炽的时候,
他的心里也有几分紧张,虽然朱高煦武艺超群,力能扛鼎,
但是,每次朱永熥见到朱高煦的时候,却十分从容,没有那种紧张的感觉。
此时,赵灵儿抱着朱文坤来到了朱允熥的面前,
朱文坤伸着小手:“爹抱!”
朱允熥把朱文坤抱在怀里,在他的小脸上亲了又亲。
“你发现没有?你的这位兄长把你给盯上了。
我就纳闷了,他是怎么知道咱们把那些银两劫来的呢?
幸亏咱们及时把那些钱财转移走了,否则,真是难以自圆其说啊。”赵灵儿手托着腮帮子说。
朱允熥微微颔首:“你说的没错呀,朱高炽的确聪明的很呐,很难对付。”
“他这个人表面上憨厚,实则内心非常复杂。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