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都市>代宋之锋镝长歌> 第559章 隐晦规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9章 隐晦规则(2 / 2)

果然还是边地出来的武夫,纵然在湟州青山寨立下赫赫战功,于这庙堂之上的波谲云诡、微言大义,终究是隔了一层。

勇则勇矣,却不通晓文墨深处的规矩,不明白这天下事并非非黑即白,有些盖子,是绝不能轻易揭开的。

武人,终究还是只能在阵前冲杀罢了。

对此,刘然在踏入堂内的那一刻便觉察到了。

在自己未进来之前,那名兵部的官员还正与一位三衙派来的将领低声交谈,语速颇快,但随着他一出现,那话音便如同被刀切断般戛然而止。

随后,众人投来的目光更是复杂难辨,最终只化为一个略显僵硬敷衍的颔首。

而那位刚才还谈笑风生的将领,更是迅速侧过身去,假装全神贯注地整理自己本就十分平整的袍袖,刻意避开了与自己的视线接触。

其余几位低阶属官更是瞬间屏息垂首,恨不得将自己缩进阴影里,整个堂内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审视与疏离。

对于这等目光和氛围,刘然心中早有预料。

自己近日所为,关于西军账簿存疑的风声,恐怕早已如野火般在汴京相关的衙门里蔓延开来。

怕是此刻在众人眼中,自己早已不再是一个单纯提出革新方案的边地武人,而更像是一块被投入冰块的炽热火炭,滋滋作响,冒着不合时宜的白烟,不知下一刻是会融化一小片冰层,还是会因这剧烈的温差而自行迸裂。

然而,即便感知到这一切,刘然面色依旧无比平静,仿佛周身那无形的隔阂与冰冷的审视全然不存在。

他步履稳健地走到自己那张位于下首的案前,将手中那只沉甸甸的桐木盒,里面装着他耗费了十日心血,字字推敲、反复斟酌写就的《京营及轮戍试点章程细则陈条》工整地放在案上。

厚实的木盒与光滑的案面接触,发出轻微却异常清晰的一声“嗒”,在这落针可闻的寂静堂内,显得格外突兀,甚至惊得一名小吏肩膀微微一颤。

等待并未持续太久,门外传来一阵算不上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身着枢密院低级官袍的堂后官姗姗来迟,他一进来,目光先是在堂内扫视一圈,掠过那几位官员,最后落在独自挺立一旁的刘然身上。

随后,他先是例行公事般地对着堂内众人微微拱手一礼,算是打过招呼,然后才径直走向刘然:“刘供奉,今日邓枢相与郑枢相皆因公务繁忙,一时无法抽身,故特命下官前来知会,需请刘供奉与诸位在此稍候片刻。”

闻言,刘然抬眼望向这名显然是来自邓洵武直庐的传话人,神色没有任何变化,只是依礼微微拱手回应,声音平稳不见丝毫波澜:“两位枢相日理万机,为国操劳,下官在此等候,乃是分内之事。”

那堂后官见刘然如此反应,似乎也觉得无话可说,只是公事公办地再次颔首,道了一句“那刘供奉且稍候”,便转身径直离去,没有丝毫停留寒暄的意思,仿佛多待一刻都会沾染上麻烦。

官廨的门轻轻合上,将那传话官的背影隔绝在外。

堂内重新恢复了之前的寂静,甚至比之前更加凝滞。

那四五名官员依旧无人与刘然搭话,各自眼观鼻、鼻观心,或假装翻阅手中无关紧要的文书,或望着窗棂出神。

空旷的大堂内,只剩下刘然一人独立其间,以及那几道斜照的晨光。

他就如一道孤影,被无声的暗流与沉默的审视包围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