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了。”苏录摇头笑道。
这天下午,苏府宾客盈门,来道贺的络绎不绝。
谁都想趁着道贺的机会,结识一下泸州第一位三元。
泸州七大家来了五家,当家人没来的韩、李两家也都备了厚礼。
此外,正意斋众同窗的家人也都来了。
还有好些不怎么熟悉的士绅,根本不认识的生意人,也竞相具礼来贺。那叫一个接踵而至,各色礼品堆满了整间东厢房……
直到天黑,道贺的客人才不再上门。
这一天下来跟打仗一样。要不是田总管带着他的人及时顶上,以老苏家的水平根本应付不下来。
一家人都十分感谢田总管,苏有金直接封了五十两银子,让他无论如何都要收下。
田总管推辞不得,只好谢了大爷赏,带着喜滋滋的手下回去休息了。
这一天下来,苏有金赏出去将近二百两银子……他头一回觉得自己的名字没起错。
但这波还是大赚——大伯娘和老板娘毛估了一下收到的礼品,不算那些不好估价的古籍字画、徽墨端砚,只算金银珠宝,铜钱玉器之类,就足足超过了三千两银子!
此外,除了贾知州给的那处别业,朱家还送了一个大河街上的铺面,邓家送了城外十亩水田,雷家送了一个有四口窖池的糟房……以感谢苏录对邓登瀛和雷声远等人的帮助。
看着厚厚的礼单,婶两眼发直,瞠目结舌道:“姐,我叔中秀才时也没见这么值钱呀。”
“一五、一十……”大伯娘喜滋滋地点兵点将,还不忘吐槽道:“你出生了吗,那时候?”
“当然了,我爹那秀才能跟秋哥儿比吗,他可是泸州城头一个三元,人家都认为他能中进士呢。”老板娘笑道。
“这要是将来中了进士,还不得收得更多?”大伯娘光想好事儿道:“二叔老书中自有黄金屋,没想到还是真的嘞。”
“那也得读到秋哥儿这份上才行。”老板娘真心实意地赞道:“大嫂当年家里那么困难,你还能坚持供他们读书,真是太不容易了。”
“也不是那么回事。”大伯娘叹气道:“我是供二叔和春哥儿念书不假,但家里已经没有余力再供一个了……”
她顿觉银子有些烫手,将其搁下道:“所以我一直不想让秋哥儿念书,耽误了他好多年。后来这孩子自己发了狠,一百天考上书院,我才同意他念书。结果叔冷不丁结婚,花光了家里的钱,我愣是没给他出学费……”
“这都能怨到我身上……”婶脸臊得通红。
“所以妹子都亏了你啊,秋哥儿念书的钱都是你出的。”大伯娘感激地握着老板娘的手。
“其实赚钱的主意都是秋哥儿出的。”老板娘也有些不自信道:“我就是出了个力而已,往后却要代替他亲娘享受,实在没法心安理得。”
“那有啥?秋哥儿都不记得他娘长啥样。”大伯娘大大咧咧地安慰老板娘。
“……”老板娘轻轻摇头,苏录州试那篇文章她是看过的。
“唉,你俩这是咋了?”婶都看不下去了,“哪有那么些配不配?”
她对大伯娘道:“秋哥儿现在对你咋样?”
“好啊。”大伯娘道。
“秋哥还管你叫娘吗?”婶又问老板娘。
“叫啊。”老板娘道。
“那不就结了?”婶道:“一家人过日子,就是牙咬腮帮子,和着血往肚里咽,一样该吃吃该喝喝。还能不过了?”
“啊哟,老三媳妇,你还怪懂嘞。”大伯娘赞不绝口道:“以前瞧你了。”
“我这都是切身体会啊!”婶感慨道:“算得太清,日子没法过了。”
“妹妹得有道理。”就连老板娘也被服了,如释重负地笑道:“管那些有的没的,我就是秋哥儿他娘!”
“对,我就是他嬢嬢!”大伯娘也终于可以安心地拥抱她心爱的元宝了。“我还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起来呢!”
“这就对了。”婶也暗暗松口气。她俩要是都不能安心,她这个对苏录毫无恩情的婶,就更不能安心享受如今的一切了。
“嗯,老三媳妇我终于发现你的优点了,”大伯娘点点头,认真道。
“啥优点?是会安慰人吗?”婶高兴问道。
“不是,是脸皮厚。”大伯娘笑道:“我们都得向你学习啊。”
“……”婶郁闷地低下头,又被咬腮帮子了。
ps.下一章还200字(捂脸)
零零读书网